香山院 - 都市小说 - 秀色可餐小厨娘在线阅读 - 第52章 他们是一家人

第52章 他们是一家人

    因为要走好长一段时间,张成怕到时候家里的猎物不够,担心rou脯会断货,就准备趁着没走的这几天多打点猎物。

    于是,连续好几天,张成每天天不亮就背着弓箭进山了,到天黑了才回来。

    家里储存的rou越来越多,可是米冬看着张成的样子,觉得他太辛苦了。

    她忍不住劝道:“天气越来越热,这rou放太多了也不好储存,到时候臭了就可惜了。你别去打猎了,万一后面rou不够了,我去买些猪rou就行了。放心吧,铺子不会断货的。”

    张成将背上的弓放下:“没事,我不累,还有刚子呢。”

    这几天,每次出去打猎,张成都会把村长的孙子刚子带上。米冬听他说,这小子挺有天分,准头不错,现在一天也能猎一两只小动物了。

    每次刚子都是自己留一只,剩下的都给张成。听说,这是村长交待他的,说这是给师父该有的“孝敬”。

    因为天气热,每次猎回来的猎物都要当天处理好。

    张成会把猎物开膛破肚,羽毛外皮都处理好,把rou洗干净,撒上盐,挂在正屋的屋檐下风干。

    还好是住在山上,夜里风大又阴凉,吹一晚上rou也不会坏。

    第二天,米冬就加急把rou都做成rou脯。

    所以这几天,铺子都是伤还没好的米大富驾车去看的,张云妮赔她一起。

    米冬忙得头昏眼花的时候,三姐和周铁柱回来了,米冬简直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抱着三姐:“亲人啊!”

    有周铁柱看店,三姐帮忙做rou脯,米冬终于能喘口气了,也有时间好好做顿饭吃了。想她这几天一人在家,饿了就吃点rou脯或桃酥什么的,都没好好吃顿饭。

    这天晚上,张成居然和刚子一起抬了一头野猪回来。

    米冬想着,家里的rou真的够够的了。

    正经做了一顿丰富的晚饭,米冬就把刚子留下吃饭了。

    刚子摸摸头,有些不好意思:“谢谢师娘。”

    这个称呼,刚听到的时候,米冬还会脸红,现在习惯了,已经能面不改色了。

    “客气啥,就跟自己家一样哈。”米冬笑道。

    晚饭米冬做了五个菜,因为家里人多,每个人饭量又大,菜都是用盆装的,分量十足。

    一盆野鸡炖蘑菇,一盆红烧rou,一盆辣子兔丁,一盆凉拌黄瓜,一盆醋溜生菜。

    刚子第一次在师父家吃饭,一开始还不好意思,等所有人都开始吃了,他才动筷子。

    等吃了第一口的红烧rou,他就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忍不住说道:“这也太好吃了吧!”

    红烧rou肥而不腻,口感软糯,入口酥软即化。rou里还有一股糖香,嚼一口满嘴喷香,回味无穷。

    刚子只吃了一口就顾不上装客气了,一筷子接着一筷子,根本停不下来。

    又尝了另外几盆菜,每一样都好吃,具体怎么好吃,他也说不上来,只知道埋头拼命吃。连黄瓜和生菜这两样他平时常吃的素菜,吃起来都格外爽口下饭。

    他不禁怀疑,以前自己吃的那些菜都算菜吗?

    看着狼吞虎咽的刚子,张云妮忍不住开口:“孩子,慢点,别噎着了。”

    一顿饭下来,刚子吃了三大碗饭,直打饱嗝,他真想直接摊在地上美美睡一觉。

    不过,基本的礼貌他还是懂的,立马站起来帮着米冬收拾碗筷扫地擦桌,拦都拦不住。

    第二天,两人打完猎物回来,刚子留下帮忙收拾猎物,都弄完了还磨磨蹭蹭不走。时不时朝灶屋里望一眼,吸吸鼻子,陶醉在饭菜的香味里。

    米冬觉得好笑,还真是个孩子呢,心思都写在脸上。

    她顺口道:“刚子留下吃饭吧。”

    刚子眼睛一亮,正要答应,又迟疑了:“师娘,我还是回去吧,昨儿吃了饭我爷还骂我一顿,说哪能赖在师父家吃饭的。”

    “你不知道吗,镇上的徒弟跟师父学艺,都是吃住在师父家的。”米冬一本正经道,“你给师娘打了猎物,师娘包你吃饭那不是应该的吗?”

    刚子惊喜道:“真的?”

    于是,刚子又留下吃饭了,同样又是三碗干饭下肚。

    回去后,刚子又被他爷骂了。

    刚子硬气道:“我师娘说了,她愿意管我饭。而且师娘说,她家吃不完的剩菜是要倒掉的,我吃了还免得他们浪费呢。”

    村长骂了一句“傻小子”。这年头,哪家能有剩菜呀,那都是每顿饭恨不得把菜盆舔干净的,大多数农户人家都是维持个半饱。

    也就是这傻小子能相信人家善意的谎话。不过,张成家的生活确实比别人家强多了。就是自己这个村长,自认为条件在村里已经是拔尖了,那也比不上人家。

    村长表情悠哉地抽着旱烟,心道能跟着张成学艺,刚子真是走运了。这才多长时间呢,刚子就能时不时给家里拿些小猎物回来了。

    那些镇上的学徒,哪个不是学个三五年才能沾个皮毛。头两年都是住在师父家当长工,只能做些打杂清扫的活计。

    那些师父还都是藏一手,不会把手艺全教出去,毕竟学会徒弟饿死师父,人心是最难预料的。

    像张成这样,毫不藏私地倾囊相授,那是绝无仅有。

    村长想着,一定要叮嘱那傻小子,就算以后出师了,也要记得人家的恩情,尊重孝敬师父。

    等刚子也能打猎了,就不用为他以后发愁了,村长眯着眼享受着旱烟。

    ……

    离开的前一天晚上,灯熄灭了,像往常那样,两人各自躺下。

    张成望着黑夜中的房顶,沉稳的声音响起:“我走了,刚子会继续给你打猎,虽然猎物不多,有这些存货打底,也能撑到我回来。”

    米冬知道,其实村里一直有人想跟张成学打猎。过去几年,他不知道拒绝了多少上门拜师的人。

    米冬了解张成的性格,他骨子里就比较清冷,不喜欢麻烦,是那种习惯独来独往的人。

    对于他忽然愿意让人跟着学艺,她也是很惊讶的。

    而且他很聪明,选择了村长的孙子。村长在村里有权威和号召力,这样也不怕别人嫉妒眼红。跟村长家拉上关系,有他的照应,以后在村里行事也更加方便。

    米冬发现,张成只是不愿意跟人打交道,并不是不懂。真要在这方面费心思,他有能力建立一套很好的关系网。

    “你以前不是不喜欢跟人接触吗?”米冬问,“所以才在半山腰建房子,也不买田地,选择了打猎这种不需要跟人打交道的活计。”

    张成想了一会,回答:“以前就我一个人,不需要处理关系。现在有家人了,不可能不跟人联系,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

    他说得很自然,并没有发现自己的话语有任何问题。可是听到他说“家人”两个字,米冬心里一阵暖流。嘴角忍不住翘起,原来,他早就把自己当家人了。

    米冬翻了个面,侧着身子面对地上的张成,清甜的声音在黑夜中格外悦耳:“谢谢你,我的家人。”

    张成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说的这两个字,而且是脱口而出,可见他在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原来,不知道不觉中,他已经把这个姑娘当成自己的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