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开局请斩刘伯温!在线阅读 - 第64章 陛下之盾,太子之剑

第64章 陛下之盾,太子之剑

    第六十四章:陛下之盾,太子之剑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的扔。

    平日里在朱标面前撞得人五人六,一个个高尚的不能在高尚,仿佛马上就要羽化登仙的圣人们,如今露出了本性。

    到了关键时刻,一个都特么靠不住!

    在朱标眼里,他逐渐开始看明白了一些人虚伪的嘴脸。

    朱标豁然起身,迈着步子走到朱青身边,百官正诧异太子这是作甚,就听到太子沉声道:“父皇,儿臣请奏,随布政使大人一同北上赈灾!”

    “若是布政使能够将流民安置好,那么还请父皇为他加官进爵,若是不能,儿臣愿为其担责。”

    “太子万万不可啊!”

    几乎是同一时间,下面响起无数道异口同声的声音。

    大臣们一个个魂都要吓没了。

    太子给臣子受过,这事古往今来都没听说过。

    朱标皱眉,转身沉声道:“为何不可?难道孤要救济斯民也不行,你们除了拦着孤做事,还会什么?偏偏按照你们说的做才是对的?”

    “可你们!自己!”

    “做到了吗?”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说完,朱标脸色涨红,面色激昂的道:“父皇!答应儿臣吧!儿臣不愿做高高在上的垂堂太子,儿臣想做能够走到百姓之中去的储君。”

    “儿臣想要让北地百姓们知道,朝廷没有放弃他们,父皇没有放弃他们,而是一直将他们当做朝廷的基石来看待。”

    朱标拜下,端端正正的给朱元璋行礼。

    朱元璋此时又是感动,又是担忧。

    转头看到朱青那十分慈爱的眼神,老朱心里的什么东西一下子被戳中了。

    一个是自己的庶长子,一个是自己的嫡长子。

    他们感情能够做到这样,自己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标儿。”

    朱元璋喊道。

    朱标抬头,双目流泪。

    朱元璋对其招了招手,朱标走到了朱元璋的近前。

    在众人眼神注视下,皇帝将袖中一枚金色的印章交给了太子,而后道:“去了北地,注意安全,不要干涉朱青赈灾,你多看,多学。”

    臣子们心里有些激动。

    那可是皇帝的私印,以前当吴国公,后来当吴王,一直到现在也经常使用的私印,一些秘密的旨意和书信,都以这枚私印作为防伪标记。

    一些跟着老朱日子比较久的大臣都知道。

    眼看着太子收起私印,他们心里激动了许多。

    这就说明,太子有了批阅奏本的权利!

    这可是一件大好事。

    朱元璋起身,缓缓道:“着徐州府、淮安府两地立即划出土地准备救灾,户部派人汇总灾民数量,统计灾民受灾情况,以及统计灾区土地归属。”

    “工部凡是在应天府境内的匠工、役夫,都跟随前往赈灾,朱青,咱不知道你的材料哪来,不过人,咱可以给你一些。”

    “大都督府做好各城池的守备,一旦出现暴乱,即刻镇压。”

    朱青、杨思亿、李文忠三人躬身行礼。

    “散了吧!”

    朱元璋摆手,而后带着朱标转身离开。

    …

    临走的时候,张以宁还讥笑着看着朱青,笑道:“恭喜恭喜,布政使大人这回可是一步登天了!布政使大人放心,就算是本官吃糠咽菜,也会将粮食多给大人攒一些的。”

    “到时候全天下可都看布政使大人大显身手了,如何不花朝廷一文钱,给灾民们建造一批屋舍了。”

    “相信灾民知道有布政使大人这个好官,一定会对布政使大人感恩戴德的,对了,如此之事,本官自然要给大人宣扬出去,好让天下人知晓,毕竟……这可是扬名的好机会!”

    张以宁冷笑着走了。

    看着其嚣张的背影,朱青只是冷冷一笑。

    不知道什么时候,杨思亿走了上来,有些无奈的道:“贱人一个。”

    朱青点了点头,笑道:“确实是,杨户部的评价一针见血。”

    杨思亿沉吟道:“我会尽量攒一些粮食,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徐州,你什么时候出发?”

    朱青道:“这几天吧,等第一批粮食到了再去,我有一些其他的布置要谈。”

    “我就知道你不可能无的放矢。”杨思亿摇头一笑。

    不过他还是有些忧心忡忡的道:“这回这个可不是好差事啊,朱青,这回你可得小心点。”

    朱青淡笑点头:“尽力!”

    …

    朱青接下赈灾一事在京师快速传遍了。

    京师里的所有人都把这事当笑话来看。

    ‘他朱青就是死鸭子嘴硬,我还能说我给灾民们买一百万石粮食呢!还给人修屋子,不用朝廷一分钱?那可是上十万的灾民!’

    ‘也不知道这朱青是怎么想的,要是真害死了无数的灾民,他可就完蛋了。’

    ‘寻常土坯的屋子尚且要十贯钱才能修的好,一口气就几万间屋子,他朱青也是脑子出问题了吧?’

    大家都在议论着。

    …

    后宫之中,朱元璋和徐达单独会见。

    “朱青明日出发?”

    距离朱青接下差事已经第三天。

    徐达点头:“今日他在府邸见了十几个南方出名的商户,怕是将主意落到商户们身上去了。”

    朱元璋的手在书案上带着节奏的五指轻敲。

    “你对朱青如何看?”

    朱元璋对徐达询问这个问题,徐达并不意外,他已经猜到了什么。

    一方面,朱青在朝堂锋芒毕露,皇帝需要知道在其他臣子眼里他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另一方面,若是按照他的猜测,那么皇帝需要朱青做一个他的内应。

    徐达道:“此乃陛下之盾,太子之剑!”

    “哦?”朱元璋脸上挂了几分讶异之色。

    徐达面无表情,和往日里跟朱元璋汇报事情一样,徐徐道:“上位威严毕露,向来杀伐果决,以外力便可震慑的文武百官不得寸动分豪,所以在百官眼中,上位您是一把锋利无匹的宝剑,锋利到无人可以撼其锋芒。”

    朱元璋面色没有变化,因为徐达说的是大实话。

    他朱元璋,从来都是直来直往。

    “而上位的锋芒之下,少了几分怀柔与心机,朱青就是上位怀柔的手段,以其谋划为陛下达成目的,可谓之为盾!”

    朱元璋脸色露出明悟之色。

    “此番解释,合情,合理。”朱元璋点头。

    徐达随即又道:“为太子之剑,则跟臣之前的话截然相反,太子怀柔,施恩于朝臣,而朱青便是斩断朝臣以人情暗挟太子的那把剑。”

    “不过……此剑可伤人,却也……能伤己!”

    “除非,此剑乃是持剑者的至亲……”毕奇的大明:我,开局请斩刘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