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开局请斩刘伯温!在线阅读 - 第50章 臣不知罪,更不认罪

第50章 臣不知罪,更不认罪

    第五十章:臣不知罪,更不认罪

    朱樉赶忙解释了事情的原委。

    朱元璋这才看向朱青,不咸不淡的问道:“朱御史,那可是皇后的物件。”

    还没等老朱说完,一人就出班道:“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众人转头看去,是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陶凯。

    朱元璋准奏之后,陶凯道:“老臣请罪。”

    “臣愧对陛下看重之恩,君臣之名,从天下而又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皇子行为之失,臣亦有重责,还请陛下责罚。”

    陶凯以皇子之师谢罪,看似将几个皇子偷窃之罪揽在自己身上,可大家都知道,皇帝不可能为了这件事就怪罪陶凯。

    陶凯作为大儒,不光负责修撰元史,还在带着一群文臣矫正法典,修撰乐典礼仪章程,功不可没。

    最重要的一点,陶凯、宋濂、陶安这样在朝中的翰林学士,还有如章溢、杨维桢这样不挂任何名号的大儒,他们在民间的名声太大,朱元璋不可能将皇子德行之失算在这些大臣的身上。

    朱元璋不太喜欢儒士们满嘴道德仁义的风格,却又不得不靠着这些老儒们的名声替自己积累声望,统御天下。

    而且就目前的朱元璋来说,在文化方面确实是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他的心思还在统一天下上面。

    “先生无罪。”朱元璋摆手,不出意外的驳回了陶凯的请罪。

    即便是武勋们,也没想着皇帝真能治陶凯的罪。

    陶凯直起腰背,手捧笏板道:“陛下怜惜之意老臣心领。”

    “国之初定,陛下便设大本堂以教授皇子,可见陛下对皇子教导一事极为看重,皇子之德,便是苍生之福,古往今来皇室祸乱天下者不计其数,而我朝君王高瞻远瞩,自然与历代君王不同。”

    半捧半踩,踩的是历代那些后代祸乱天下的皇帝,而捧的则是朱元璋这个一开国就设立大本堂的皇帝。

    朱青听得只能苦笑。

    陶凯啊陶凯,你跟我争有用吗?

    你夸他看重皇子的学业,可你知道他为什么要让你们教授皇子们为君之道吗?

    陶凯的话让大臣们暗自心惊,这老陶也是发了狠了。

    这番话就是非得让皇帝治他的罪,或者治皇子的罪。

    要么……

    大臣们眼神落到了朱青身上,文官里面好几个都清楚小年那天陶凯跟朱青起的冲突,所以并不打算开口搅局,陶凯身先士卒冲在前面,大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意。

    看戏,看戏就好了。

    倒也不是他们不在乎朱青带坏太子这事,实在是级别没到,除了宋濂和陶安陶凯几个,还真没人去cao这个心。

    陶凯顿了口气,而后继续道:“老臣恳请陛下追责!皇子年幼,虽行错事,可终乃天家贵胄,师以教之,却仍需尊崇君臣之道。”

    “君忧臣辱,君有责而臣当之,此事若是错在老臣,老臣愿……乞骸骨!”

    …

    众人一片惊色!

    陶凯这是拿着自己的仕途跟朱青对赌啊。

    此时就连朱元璋也为难了,眼神看了一眼朱青,倒也没怪他,只是嘀咕这小子怎么就跟陶凯这老东西顶上了。

    不过嘛……

    陶凯这话未免就没有要挟之意。

    咱不把事情给你一个交代,你就给咱撂挑子不干?你拿了咱的俸禄,咱该给你官,给你名都给你了,你凭啥撂挑子不干事?咱好欺负?

    朱元璋眼神深邃的看向陶凯,还是那喜怒不波的表情,问道:“听学士所言,莫非其中还有隐情。”

    陶凯还没开口,一个文官班列的人已经站出来了。

    “臣有本奏!”

    回头一看,好家伙,又是条大鱼。

    翰林直学士、侍读学士詹同。

    詹同虽没什么官职,可他却是朝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通俗点来说,他就是朱元璋的人事部经理,现如今朝中不少文官,都是当初詹同下乡拜访之后请到朝中来为官的。

    从几年前开始,当时还是侍御史的詹同就跟起居郎魏观两人循行天下,访求贤才。

    一个月前,进官翰林直学士。

    这也是朝中新贵,因为他接下来就会成为大明的高官,朝着六部其中一部的尚书乃至于中书省前进。

    他所欠缺的,也不过是一些名声。

    而现在,挣名声的好时机到了。

    “何事启奏?”朱元璋问道。

    詹同道:“臣以为,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而皇子贵为天家,便是有责也当令身边人代受,此人若是皇子亲近之人最为妥帖,即可警醒皇子,亦可让身边之人留个心眼,将来在皇子们有心错事之际,好出言警醒。”

    此时的朱青也意识到詹同来者非善。

    他不太清楚自己到底哪里得罪了这个詹同,让他一开始就挑明了矛头直指自己。

    朱元璋也诧异的听完了詹同的话,而后心里暗自开始盘算着该如何收场。

    “咱还没把事情问清楚。”朱元璋驳回了詹同的上谏。

    詹同却不依不饶:“听闻陛下邀侍御史朱青教授学子,臣非饱学之士,却也经举荐茂才而做官,为官数十载,尚且不敢自称一声士。可侍御史朱青年纪轻轻,承恩荫入仕,如何能做得了皇子之师?”

    “臣以为,此举不妥!”

    “侍御史朱青,德不配位。”

    言辞凿凿砸在地上,直砸的大家伙暗道精彩。

    詹同这厮攻击性很强啊!

    以前绝对是小看了。

    朱元璋此时也有些为难,不过看到其余大臣没有出班为朱青求情,也只能从心里接受朱青被请出局的结局。

    按照老朱原本的想法,他是想要朱青跟几个皇子拉进关系为将来朱标坐稳太子之位之后朱青身世曝光做个准备的,不过发展到现在,朱青的举动让老朱又有了新的想法。

    但,朱樉他们偷窃这件事,又让朱元璋开始犹豫了!

    在以前,他的皇儿们虽然一个个不省心,可也绝不会行偷窃之事的啊。

    冷静下来的朱元璋也意识到自己似乎过于想当然了,朱青就十几岁,想让他教导几个弟弟似乎是过于强求。

    “朱青,你可知罪?”

    朱元璋顺水推舟想要让朱青退出大本堂。

    “陛下,臣不知罪,更不认罪。”毕奇的大明:我,开局请斩刘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