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开局请斩刘伯温!在线阅读 - 第13章 既然不愿意,那就都不用了

第13章 既然不愿意,那就都不用了

    “饶命啊,陛下饶命啊!”

    “我等于朝有功……”

    被拖下去的官员嘶声大喊,这遗憾不要紧,反倒是让朱元璋更为震怒!

    “砰!”朱元璋怒捶天子御座。

    怒不可遏的咆哮道:“去你姥姥的功!咱要是知道你们是这种酒囊饭袋,咱早就把你们脑袋给摘了!”

    “滚!!”

    “要是再敢聒噪,咱把你们九族都给砍了。”

    朱元璋也是怒极了。

    俗话说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自己一个当皇帝的手底下的人居然是这种职业素质,太特娘的丢脸了!

    这回那些官员也不敢再大声伸冤了。

    这位皇帝说杀你九族,那是真的九族都得完了。

    官员们此时也噤若寒蝉,不敢说话,生怕这个时候站出来被当成炮灰。

    等到承天门外安静下来,朱元璋微微扶额,道:“此事咱有疏忽,那依御史所言,应该如何改变方能避免?”

    石家宝也瞪着朱青,仿佛在等着看好戏。

    朱青微微一笑,道:“以臣来看,应该将数算、水利、农桑加入到朝廷举仕的要求之中,并且,即便是通过要求,也要外放为官,不可认作京官。掌握了数算、水利、农桑三项,即便不能做个人人称道的好官,却也能够做到中庸。”

    ‘呵呵!’

    一声冷笑响起,石家宝甩袖道:“小儿之见!”

    “我辈文臣自幼饱读诗书,博览古今,岂是你一介小小御史可以编排的?若照你这么说,天下为官者人人去学一些奇yin巧技,不思文化,不讲仁德,这天下还不乱套?”

    朱青皱眉:“什么时候水利农桑也被当成是奇yin巧技了?”

    “有才之士,绝非你想的那么无能!你此乃偏见,天下公文、法典、诏书皆由文书所书,历朝历代的史书实录也皆由文人所写……”

    石家宝正要洋洋洒洒的说出一大堆话。

    却听朱青不咸不淡的道:“正是因为史书是文人写的,所以史书上历朝历代都写了一件事情。”

    “士大夫,不可动。”

    这句话,一下子刺痛了某个朱姓皇帝的心。

    不可动?

    咱就要杀给你们看!咱要告诉他们,赵宋王朝已经没了,别想着在咱大明朝搞什么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事情。

    想到这,朱元璋突然豁然开朗!

    他看向朱青,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朱青要反驳石家宝的话。

    石家宝企图以荐举制来取代科举。

    为的,就是要让已经被战乱祸害的差不多的士大夫家族重获新生,恢复到昔日赵宋王朝的光辉。刑不上大夫?

    朱元璋冷笑一声。

    李善长和徐达互相看了一眼,他们都看到了彼此眼里的佩服。

    好一个朱青!

    朱青敢于站在文官对立面,勇气不可谓不小。

    这可是天下文官。

    “你……你……”石家宝怒气冲天。

    其余文臣此时也一个个脸色难看,有人咬牙切齿瞪着朱青,恨不得将这家伙背上的rou给刮了。

    朱元璋开口道:“可眼下大明急缺官员,该做何解?”

    朱青上奏道:“升吏员为准官,但只给官身不给官职!为期三年一考,考其出勤、过错、为人,以上上等、上等、中等、下等为等级,上上等可重用,上等可小用,中等贬官,下等罢官!”

    朱元璋瞳孔一缩,脑中一下子开始琢磨朱青这段话。

    一旁的李善长疑问道:“中等为何贬官?”

    在李善长看来,天下官员大多都只能算得上一个中等。

    朱青淡笑道:“中等也就是说无建树、无功劳,若是中等官员留任,势必会滋生一大批中庸之人,我朝不需要中庸,既然为官,就该做事!不做事,当什么官?朱袍乃百姓血染,心里连百姓都没有,当官做什么?”

    “朱袍乃百姓血染。”

    朱元璋一下子被这句话给震的有些说不出话来。

    何等正直,何等刚硬之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啊!这……这小子简直是天生吃御史这碗饭的啊!

    百官心神皆颤。

    一些身着朱袍之人低下头看着身上的朱袍,一时间只觉得格外刺眼。

    有人怒,有人羞,也有人心里不是滋味。

    在看到朱青一身蓝袍站在中间的时候,只觉得这家伙卖相还真不错,站在那,确有几分肱股之臣的意思。

    “升吏为官……此事牵扯不小。”朱元璋道。

    吏员和官员的身份终归有差距,而且差距天差地别,要是混为一谈,可就乱了阶级层次了。

    朱青道:“那就请石侍郎出言向各学府、各士族要人!将各家士人派往全国各地基层从辅官做起,积累治理才学,同样实行考核制度,一年一考,并且考核时间不定,人员不定!”

    石家宝顿时瞪大眼睛,怒吼:“妄想!”

    下一秒,他又僵住了。

    …

    朱元璋的眼神盯着石家宝,声音有些威胁的道:“有难处?”

    石家宝一下子转头欠身,冷汗淋漓的道:“老臣不敢。”

    朱元璋冷声道:“那为何不行?给咱一个解释。”

    “这……陛下如此霸道之举,一些有才之士怕是会放弃入朝为官,也有一些学子学艺不精……”

    朱元璋冷笑一声,看着冷汗淋漓惶恐不安的石家宝道:“不愿意为国所用,不愿意为国出力,不愿意为国受苦,有才又如何?”

    “待到天下安定,百姓安居,咱会设立学府,教授官员,到时候,咱要什么人才没有?他们既然不愿意为咱所用,那咱就一辈子不用!”

    杀气弥漫,一下子将石家宝整个人笼罩。

    陡然的那一瞬间,石家宝仿佛整个心脏都停止了跳动!一股心悸的感觉涌上来,身子竟然开始不受控制的颤抖起来。

    洪武元年三月,皇帝在汴梁城送北伐大军过黄河,而也正是那个时间点,举起屠刀砍了七百多家士族。

    七百多家,足足几千人,尽数死在朱元璋的屠刀下。

    而朱元璋杀他们的原因也很简单,那些士人自北宋以后皆在异族统治下,到如今足有二百余年,二百余年的时间里,士人先是以金人自称,而后以元人自称,到朱元璋北伐时,他们还以元朝遗老自称。

    并且,不愿意入大明朝为官。

    既然不能用,那就,都杀了!

    ps:其实古代文人没那么不堪,四书五经,天文地理,杂学等等的知识都要学,只不过明初嘛,天下刚刚安稳,加上老朱名声不咋好,很多民间大儒都不太看得起这乞丐出身的皇帝,所以官员质量确实是不堪入目。

    但换个说法,当官不是读书,不是照本宣科,更多的底层官员其实是鸡毛蒜皮加逢源八方,不然一个个跟读书人的铁脑袋一样,百姓咋可能不造反嘛。

    最后,小说只是看个热闹,我也想写高深的,第一自身文化限制,没时间看闲书,第二就是受众群体不支持。毕奇的大明:我,开局请斩刘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