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都市小说 - 开封府小当家在线阅读 - 第58章 三更合一

第58章 三更合一

    白玉堂略微侧首,凝视苏园的目光更郑重些。

    “你在开封府当差,想这些作甚?”

    苏园指向金德才:“他还在户部当差呢,不光想了,还做了,我想想也没什么。”

    本来瘫软在地上正丧气和惶惶不安的金德才,在听到苏园的话后,发懵了一下,仰头望向苏园。

    他犯案被抓现行,颇感惶恐、狼狈和丢脸。但听了苏园的话后,让他觉得自己的罪行虽然可恶可耻,但却也是人之常情。只要是个人难免会像他这样贪心,便看抓他的这位女官差,不也一样眼馋这些金砖?

    白玉堂见金德才仰望苏园的眼神,莫名有种寻找到志同道合朋友的感觉,一脚就把人重新踹趴回地上,命衙役们将人绑好。

    苏园分析道:“问题最大的便是这一万两黄金太重,钱监检查十分严格,想从钱监内搬座金山出去便跟登天一样难,所以这运金出去的方法一定要掩人耳目。”

    “是是是。”金德才忙附和,他当初也是考虑这问题的时候,犯难了很久。

    可是一万两黄金,谁不爱?金灿灿的,闪亮亮的,叫人瞧着便欢喜,开心得合不拢嘴。

    “其实你这运金主意也算不错,足够掩人耳目,但就是过于麻烦。

    先要把贪墨下来的黄金重熔,注入砖块,不仅需要花费时间和工夫,还要需要借助不少工具。铸钱东所里自然是有充足的工具可以助你重熔金块,但就是人多眼杂,容易被人发现。

    所以你就故意把闹鬼的传闻搞大,甚至假扮鬼影吓了几名工匠,令众工匠都因为恐惧怕鬼而不敢在夜里做工。这样你就便于在夜里借用铸钱东所里的工具,悄悄重熔金子藏入砖内。”

    金德才应承点头,苏园的推测都十分准确,他的确就是这么做的。

    因为人力有限,只有他和王水生两个人,他们悄悄忙活了小半年,才总算把金砖掩藏成功。然后又借着炉台砖泥松动为借口,将这些砖砌进了炉台内侧。

    那么多金子藏在那里,金德才其实并不放心,生怕被人发现。所以他就一直维持闹鬼的传闻,令工匠们都对那座铜水炉避而远之。

    “既是同伙,你为何还要杀王水生?”苏园问。

    “谁会嫌钱多?而且知情人多一个,危险就多一重。”

    提起王水生,作为杀人凶手的金德才,竟还有几分生气。

    俩人矛盾的起因,恰恰是钱监之前闹的那出谷道藏银案。

    见钱监有人靠着谷道成功运银子出去了,王水生便安稳不住,整日跟金德才念叨,既然人家能用这种法子将银子运出去,他们为何不可以。

    王水生因是管事,不参与铸钱,便不会像那些工人那样被查谷道。

    他就唠叨着想让金德才把金砖重熔变小点,让他先带几块出去,他受够了在穷阎漏屋里拥挤吵闹的日子。

    “他求我哪怕容他先拿了一指头的金子出去也行。可事情哪儿有那么简单?就瞧他那副小家子气的样子,一旦他带了金子出去,招摇过市,闹了纰漏出来,这余下整座金山我就别想再运出去了。”

    那时候户部上下还不知钱监丢过金子,没人往金子的事儿上想。金德才怕王水生的闹腾会坏了他的好事,心烦焦躁之下便对他生了杀心。

    “当年因我同情他二弟失足落井,才将他提拔为管事。自那之后,他十分感恩于我,整日对我点头哈腰,任凭我吩咐。正好户部进了这二十万两金子让人动心,我这才愿意选他做同伙,一起干了这事。

    可万万没想到,他竟是个沉不住气的。都怪他见钱眼开,不顾大局,那就不能怪我下狠手了。”

    金德才虽十分爱财贪心,但他深知在钱监谋财要求一个‘稳’字,才有命把这笔钱花出去。他当初之所以只选王水生一人帮自己,而没有再添人手,就是为了小心谨谨慎,不出纰漏。

    他最容不得别人乱了他的脚步。

    在灭口王水生的事儿上,金德才好一顿思虑,随即就想到了借机加强闹鬼传闻的好办法。

    “我本来是想等着再过些日子,等到了铸钱东所每三年一次的查修炉子之际,将炉台的砖名正言顺的换出去,但这需要再等半年时间。

    若让王水生如他二弟那般坠炉而亡,势必会引起恐慌,所有人都会认定了这炉子闹鬼。等工匠们都不肯用这炉子做工的时候,我便可以名正言顺拆了这炉子重建。”

    金德才为了不暴露自己的嫌疑,半点不曾表现出自己有拆炉子的意思,只表现出他对急于完成户部铸钱任务的急切。甚至还特意上门八贤王府,请忘川道长帮忙作法。

    他本是想着等酝酿到了时候,自然会有别人向他提议拆炉子,到那时候他再不得不做出决定,同意拆炉即可。却万万没有想到,包拯提出了查户部钱监的账目,竟直接查出了钱监有一万两黄金的丢失。

    金德才不敢造次,便老实做了缩头乌龟,假装配合调查。他甚至庆幸自己及早灭口了王水生,知情者便只剩下他一人了。且不说金砖很难被发现,即便被发现了,只要他不认,便没有证据能关联到他身上。

    开封府在钱监彻查期间,金德才一直暗中观察开封府衙差们的行动,只要有苗头让他察觉到开封府的人已经探知金砖的所在,他一定会缩脖子不冒头,纵然是查到他头上他也打定主意咬死不认。

    因为他自己就是当官的人,非常清楚衙门查案的章程,尤其是针对像他这样的官员,不可能无证随便诬陷。只要他们证据不足,就没办法将他定罪。反正钱都没了,那他一定会咬紧牙关,努力保命。

    金德才以为情况比他料想得好,开封府查东查西最终还是毫无头绪,没能发现金砖的所在。

    他还听说包拯那么刚毅高傲的一个人,竟当朝向皇帝赔罪,承认自己在这桩案子上的调查失利。

    随后京城内便开始盛传出钱监闹鬼、五鬼运财之类说法。金德才虽因监守不力,惨遭贬黜,但所幸他人还在钱监。

    金德才想等风头过了,大家都误以为一万两黄金早就被运出钱监的时候,便到他将金砖运出的好时机。

    新上任的钱监主事叫冯博,难免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劲头,他上任后犯愁的第一件事就是铸钱东所无法完成铸钱任务。

    这时都不用金德才多讲,自然就有人把问题的根源说到了铜水炉上。

    金德才只要帮腔跟着附和几声,在冯博问他问题的时候,稍微引导一下,让冯博意识到这铜水炉留不得了了,他便成了事。

    金德才尽管被贬职了,但在钱监毕竟还是个管事的,可以管一些杂事。

    这拆炉子的脏活儿他来负责,倒没人会有异议,别的主簿和管事都巴不得不碰那晦气地方。而一向谨慎的金德才之所以在这种时候敢主动冒头了。除了是因为到了最关键的最后一步,还有一个缘故,他怕有人在拆炉子的时候,将砖给打碎了,露出了金子。

    所以他特意挑选了晌午的时候去拆炉子,再三嘱咐拆炉子的粗使们小心些,少弄出声响,不要扰了新上任的主事午休。

    而夏日的晌午,日头大,最是焦热晒人,天热就容易头晕,那些在外负责检查的守卫们,也就没心情去细看砖有什么问题。

    经过这样一番细细地算计之后,总算将金砖顺利地运了出来,金德才还以为自己可以彻底松口气了,晚上可以喜悦地在榻上翻滚,高兴自己得到了几十辈子都花不完的银子。

    然而这种喜悦刚刚燃起,还没有烧旺了,就被突然出现的苏园等人彻底浇灭了,浇得透心凉。

    金德才不懂自己竭尽全力花了长达将近一年半时间的筹谋,尽量规避了所有纰漏之处,怎么还是被发现得彻底,抓得正着?

    此前的小心翼翼,沾沾自喜,全都成了笑话。

    “从一开始确定了王水生的死因是人为,并非是失足或者闹鬼,开封府就没有打算放过钱监。凶手的杀人手法很明显是蓄谋已久,便很大可能跟钱有关。”白玉堂冷声道。

    金德才听说排除失足,忙问缘故,当时仵作现场勘验王水生尸体时所说的话,他都清楚。仵作只说王水生就是活活得掉下炉子里摔死了。

    “你自己跟常林学得针灸,扎得那一针,你忘了?”苏园反问。

    金德才惊诧不已,“就那么一个小针眼,你们竟也能察觉?可当时仵作检查的时候,他并没发现。”

    “纵然是当官,懂法律,但你没在开封府做过事,还是不了解开封府查案的具体章程。验尸除了初步勘验外,回去都要二次复检。这是规矩,对待每一具尸体都如此。”苏园解释道。

    金德才恍然大悟,“原来我的纰漏竟出在那个不起眼的针眼上。”

    “可不止这些,你作案行为的本身就是纰漏。比如总是在炉子附近频繁出现的鬼影,让王氏兄弟碰巧都死在炉内,其实这些都在提醒我们,事情离不开那个炉子。”

    “不过你好像还挺幸运的,有只八哥帮你。”苏园忽然想起了那只总是重复喊‘我死得好惨’的八哥,虽然猜到不太可能是金德才所养,但她还是确认问金德才一声。

    金德才果然摇头否认,“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也把我吓一跳,后来我发现是只八哥,也没告诉别人,正好借此让传闻更吓人。”

    应该说的是实话,苏园对此倒没有异议。

    金德才的贪金行为是在一年半之前开始,而八哥早在两年前,也就是王水根刚身亡不久后就出现了。

    算是碰巧了,不过也不知道这八哥的主人是谁,竟教它学了那么一句话。

    在衙役们清点完金砖,确认足金足两之后,苏园和白玉堂就押着金德才回开封府。

    白玉堂也不知自己当时怎么就犯糊涂了,竟同意了苏园的恶趣味,遂了苏园的意思,令衙役们毫无遮掩地拉着一车金灿灿的黄金,往开封府去。照理说财不外露,应该装箱,或者以布或草席之类的东西遮盖住金砖。

    却没有!

    这一路真真是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引来众多百姓们的围观和热议。

    白玉堂为避免出现意外,便随车而行。

    却万万没料到,他因为容貌出众,跟一车金子一起出名了,由此便有一句顺口溜在京内盛行起来:“若问这是谁家白玉郎,万两金山白玉堂。”

    后来在江湖上,他除了有锦毛鼠的名号,还另有了一个外号,是‘万两金山’。

    因为苏园一开始就表明她想贪财,金德才便觉得自己跟苏园能聊得来。

    在被押去开封府的路上,他虽然遭了一路唾骂,却又见那些百姓们看到一车金子,也都跟他一样见钱眼开,他越发觉得自己的作案行为可以被理解,因为人人都爱财。

    到了开封府,苏园先押着金德才在院中待命。那厢白玉堂去回禀包拯,等候包大人准备齐全之后,便开堂审问。

    金德才就在这时问苏园:“若真苏姑娘来做这桩案子的话,可真会想到一个完美的办法脱身?之前听苏姑娘的口气,好像是不太赞同我耗时重熔金子?”

    “是不太赞同,你耗时重熔金子一块块注入空心砖内,太麻烦了,而且等了这么久才运出来。其实若非开封府因谷道藏银案查你们,你这事儿根本不会有人注意。你太过谨慎,反倒拖延时间了,错过最好的时机。”

    “这怎么可能,我谨慎小心,恰恰就是为了耐心等待最稳妥地时机将金子运出去。”

    他等着户部三年一次重新检查修补的炉子机会,那时候必然要扒了炉台,将铜水炉彻底挪出来查看,砌在炉台里的砖自然就会在毫无人注意的情况下运出去了。

    苏园轻笑,质问金德才:“你们钱监每天真的除了人能出来,不再有任何东西能运出去?”

    金德才愣了下,“当然。”

    苏园讥讽金德才:“你们当官的人思路这么局限?有人就要有吃喝拉撒的地方,你们钱监的厨房不倒泔水,茅房不掏粪?”

    金德才如被雷劈,瞪圆眼愣住了,他没料到苏园会想到那么不干净的东西上。

    “便是重熔金子,那我也会重熔成运泔水的马车,装粪水的臭桶,只要遮掩得当,倒比你这金砖之法省时多了。”

    金德才眼睛瞪得更大,即便嫌这办法脏,但不得不承认,这法子确实更快。他若是早早用这个法子运金,此刻怕是早就坐拥万两黄金,只等着吃香的喝辣的了。

    苏园随即表示,这种重熔太麻烦。特别是做推车或马车,还要做模具然后组装。

    金德才想了下,点点头,觉得是麻烦一些。不过作模具这种事情他懂,倒是可以做出来。到时候只要拉拢一个掏粪的粗使,便可成事了。

    他可真是笨!越想越后悔!

    金德才随即反应过来,问苏园:“难不成苏姑娘还有不重熔的法子,也能将金子运出去?”

    苏园点头,“你们钱监每日都会运送铸好的钱往户部国库,还要运新的铜入内,总之每日用马数量颇多。若是不熔金子,把那些金子弄散碎了,按在马粪蛋子里,扫一扫不就出去了?”

    金德才震惊地看着苏园,这姑娘为何都爱跟这些污秽之物过不去?

    “你可能不知道,一匹马一天至少有大概三十斤到四十五斤的粪,一年便是近至少一万六千斤的粪便。你们钱监大概有几十匹马,数量有多少遍不用我细说了。五个马粪蛋子藏一两金子,你自己算算多久能结束?”

    金德才顿觉得醍醐灌顶,他把眼睛瞪到最大。是啊,这样不仅快极了,还省去了熔金的麻烦!只要他利用职务之便,拉拢住马棚收拾粪便的小厮即可,又或者干脆把王水生安排在那里。

    “都听到了?一一记述下来,告诉钱监那边,他们的纰漏不止一处。”

    公孙策不知何时出现在了苏园的身后,他突然斯文地出声,吩咐身边文书。

    展昭和白玉堂都陪同在公孙策身后,此时二人的目光都一道看向苏园。

    展昭还好,抿嘴憋着笑意。

    白玉堂则是深深地看了一眼苏园,目色有些复杂,完全不知该如何形容。

    金德才随即被押走预备堂审,走的时候他还是一脸震惊状,依依不舍地看着苏园,保持一脸不可思议的情状。

    苏园当即就笑嘻嘻地跟公孙策解释:“师父,我这是站在犯人的角度,剖析所有出现纰漏的可能,以助钱监未雨绸缪,避免再次出现类似贪银案发生。”

    公孙策斯文地笑着赞许苏园:“你有这想法极好,的确为钱监查缺补漏了,回头我会跟包大人说,多为你请功,多给你点赏钱。”

    “好呀。”苏园脸不红心不跳地应承。

    待公孙策走后,展昭忍不住了,拍了下大腿,哈哈笑起来。

    “我说苏meimei,你是怎么想到——”展昭顿了下,“钱监的马粪蛋子?”

    “罪恶从来都是在最脏处滋生!”苏园铿锵答一句,引得展昭又哈哈笑起来。

    “这下可好了,钱监扫马粪的小厮又要多了一个活计,就是在马粪丢出去之前,要把马粪蛋子挨个碾碎了再扔。”

    “掏粪的和送泔水的也逃不过。”白玉堂补充道。

    等展昭走了,苏园因为注意到白玉堂之前看她的眼神,便特意问一嘴白玉堂:“可后悔了?”

    洁癖的白五爷发现自己心仪的女人满脑子真脏污,心生悔意也实属正常。

    “没,只是觉得——”白玉堂轻笑一声,谨慎措辞道,“你格局很大,思及别人所想不到之处。”

    “这大概跟一个人自小长大的经历有关。金德才出身官家,自小不见脏污,就想不到这些。我小时候养过马,也打扫过开封府的马棚,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还有在厨房帮工的时候,倒泔水是少不了的活儿。”

    白玉堂听了这话后,蹙眉注视了苏园片刻,“你小时候受苦了,但以后不会有了。”

    “是跟着五爷有rou吃么?”苏园半开玩笑地问。

    “这不是应该的?”白玉堂反问句中,充满了自信,随即他便苏园去不去听堂审。

    苏园摇头,她早上起来太早了。

    “午觉不能省。”

    “今日结案,晚上要不外头吃,省得你做?”白玉堂想趁着苏园午睡的时候,把晚饭安排了。刚说了,他不想苏园受苦,那让她做饭也是一种辛苦。

    “这不用,今儿吃简单的,我一早已经打发孙荷去集市上买好了猪骨头。”

    苏园随即明白了白玉堂的用意,对他甜甜一笑。

    “做饭这事儿吧,如果是因为想吃去做,是乐趣,愉悦所在。但若是当成任务来做,是辛苦。我做菜是兴致来了才会动手,所以是乐得如此,你不用担心我会因为这个辛苦。”

    “还有啊,我怎么记得当初某人就是因为贪图我做饭的手艺,才想要留开封府的?”苏园故意逗趣地问白玉堂。

    白玉堂耳后的皮肤渐渐转粉,可脸上还是装成一派淡然,“那时不一样。”

    “又是‘那时不一样’,我倒很好奇五爷‘这时是什么样’了?”苏园又揶揄白玉堂一句。

    白玉堂耳后的粉色便有向面颊扩散的趋势。

    他催促一句:“快去睡觉。”

    随即他便转身,迈大步朝公堂方向去了。

    苏园忍不住笑了一声,晓得白玉堂这是害羞得逃跑了!

    公堂之上。

    在包拯拍响惊堂木之后,金德才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

    但金德才在招供期间,总是时不时地为自己找理由狡辩,觉得他贪财之举是人之常情。别人没贪钱,皆因他们没像他一样做上了钱监主事,不然换谁都受不住诱惑。

    “放肆!你身为府衙官吏,监守自盗,知法犯法。如今在公堂之上,你认罪之余,竟丝毫不知悔改,几度厚颜无耻为自己所犯罪行狡辩!来人,先杖五十,再行审问!”

    包拯气愤地呵斥罢了,丢下令签。

    金德才一听自己要挨揍,一下子就慌了。

    “这不是狡辩,这是事实。我不过是如实把许多人的想法都说出来罢了!你们开封府便有官差也和我一样,她不过是没得办法,不得机会在户部偷银罢了。若有她人在钱监,这一万两黄金早就被她神不知鬼不觉运出去了,谁都查不着!”

    公堂内瞬间陷入了安静。

    不知情的人都在好奇,是府里哪个官差敢这么明目张胆说‘实话’。

    展昭愣是没忍住,扯起嘴角笑起来,但只是无声的笑,没敢发出声音。

    白玉堂转头看了别处,没叫人瞧见他的表情。

    包拯乍听这话,本是还要气愤质问金德才,但察觉到展昭脸上的笑意之后,他有了几分预料。

    包拯眉毛一挑,看向了公孙策。

    公孙策轻咳一声,凑到包拯耳边,小声解释了苏园的行为,“她这是故意站在犯人的立场,去开阔破案思路,顺便还提到了两处钱监目前存在的两处纰漏。”

    包拯瞅一眼跪在堂下,还有几分理直气壮的金德才。

    “我看她还有另一目的。”

    公孙策正要好奇问包拯是什么目的,就听包拯拍惊堂木再丟令签,将杖刑提高至一百下。斥金德才几番不知悔改,还肆意诬陷开封府官差。

    金德才愣了愣,还不服,正要再度辩解时,却被王朝等立刻堵住了嘴。人被按倒在了木凳上,便是一顿打。

    金德才被打痛得浑身被冷汗浸透了,隐约听旁边有衙役窃窃私语夸赞‘苏姑娘真厉害’的话。

    金德忍痛抬头望一眼上首的包拯和公孙策,俩人正淡淡对视一眼,悠闲饮茶。

    金德才这才终于反应过来,原来他中了苏园的计!

    苏园从一开始以他的立场说话,便是为了套他的话,顺利让他招供所有。她说的那些运金的办法,令他陷入了万般懊悔中,越想越悔恨越要自我折磨的那种。

    恨自己没能早点想到类似的好办法,早些将金子运出,便能逃脱罪责,恨自己笨……

    除此之外,苏园的话还让金德才以为自己的行为并没那么恶,是‘人之常情’,所以在刚才受审的时候他便认错态度不够端正。如此,他作为一名知法犯法的官员,便又加了一重不知悔改的罪,当堂受打。

    金德才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小心谨慎,思虑十分周全之人,如今却万万没想自己到这次居然中了一个小女子的计谋。

    等他受打完毕之后,态度老实地完成了后续的堂审之后,金德听到了包拯的又一声感慨。

    “幸而有苏丫头提醒,彻查钱监账目……”

    金德才脑子再度懵了一下,接着嗡嗡地响着像有苍蝇乱叫一般。所以他并不是只在那姓苏的小女子跟前栽倒了一次,而是人生唯二的两次栽倒都是因为她!

    金德才最终受了审判,被拖到狗头铡下的时候,他听到堂外围观的百姓们都高声叫好,大呼该杀了他这个贪污国库的畜生。

    金德才方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有多惹人憎恶。

    又听包拯在他死前,特意陈明一句,并非所有人都如他那般贪心作恶,罔顾人命。在他之前,钱监主事历任共有三十八名官员,却不曾有一人在任职期间出过差错。

    “听明白我们包大人话没有?”

    赵虎拉起铡刀,对泪流满面、神情浑浑噩噩的金德才道。

    “犯恶该死的人只是你自己而已,别再以为是人之常情。别蠢到死后去阎王殿的时候,还不知悔改,被判下刀山油锅。”

    金德才痛哭起来,直呼自己知道错了。

    错了,却也晚了。

    谋财害命,贪污万两国库黄金,唯有死路一条。

    人生却不是什么错在犯下之后,都有机会去改正。

    人有不为,才能为人。

    若无所顾忌,胡作非为,便只能做开封府铡刀下鬼了。

    ……

    苏园睡醒了的时候,便闻到了一股rou香味儿。

    孙荷特意坐在门口的石阶上,边吃瓜子边等着苏园。

    她一见苏园推开门,就忙向她禀告:“都按照老大吩咐,把骨头棒子都下锅了,加了老大那包提前配好的煮rou料。”

    苏园又问孙荷采了芦苇没有。

    “采了,都按照老大的吩咐,采的最粗最壮的杆子。”

    苏园先去厨房看了眼锅里的炖骨头,便将芦苇杆收拾干净了,剪成半尺长。

    另用荠菜、豆芽、蟹rou莴笋尖等做清爽的拌菜或清鲜的炒菜。

    等酱骨头煮好了,这些菜再配上烧饼馒头,便凑了一桌酱骨宴。

    甜品便准备了杏仁豆腐,提前做好了,放在冰里冰镇着,谁想吃的时候就可以去现盛一碗。

    “可真香啊,远远就闻到香味了。”

    王朝和马汉等人闻香而来,凑热闹问苏园今晚吃什么,问清楚了,便省得他们流口水地瞎猜。

    “对了,才刚堂审的时候你不在。那金德才还厚颜无耻地想指认你呢!被包大人下令狠狠打了一百杖。”王朝道。

    马汉和赵虎忙表示,是他们亲手打得,没留情。谁叫他敢冤枉他们开封府最得力的干将!

    “这次的案子苏姑娘帮户部成功追回了一万两黄金,肯定会得到陛下褒奖。”马汉道。

    “咱们开封府虽有女子差役,却都是做些给女被害者验身的杂活儿,不曾有人有过品级。却不知道陛下能不能为苏姑娘破例,封苏姑娘官做?”王朝叹道。

    “这倒提醒我了。”苏园笑了一声,没在多言,张罗他们可以喊人来,摆桌吃饭了。

    一人一个空碗,立着放上敲半截的棒骨,插芦苇杆子进去,滋溜一吸,便把棒骨里的骨髓吸干净了。

    “原来这芦苇杆还有这等妙用!”

    大家都觉得新鲜,只吸骨髓这一过程就闹出了不少趣味。

    吸干净骨髓之后,便就是啃骨头rou吃了。要说这猪身上,不管哪rou都比不上骨头上的rou香,色泽呈诱人红色的酱骨头,烂糊软嫩,有的上面还带着筋头,但筋已经煮得软软糯糯了,口感极好。

    因为酱骨头只是单纯用酱料和水煮,并不加油,而且在煮的过程中还会把rou本身的油煮出去一部分,rou香嫩又不腻,这骨头一旦啃起来便跟没尽头一般。另还有诸多爽口的小菜配着吃,酸甜的拌菜还能开胃,禁不住让人吃得更多了。

    最后吃凉两口冰冰凉凉、杏味儿十足的杏仁豆腐,如乘风破浪至了最巅峰。

    “因有苏姑娘这手艺,我恨不得天天能破一桩大案了!”张龙拍拍肚子,明明吃饱了,却还意犹未尽。

    马汉一本正经起身,引得王朝、马汉、张龙都看他。

    “兄弟,你说出了我的心声!”

    王朝和张龙都笑起来,忙附和这也是他们的心声。

    白玉堂正吃杏仁豆腐,闻言后放下了手里的碗,眼神清泠泠地盯着他们。

    王朝等人都渐渐止了笑。

    王朝胆大问一句:“白五爷可是要帮忙盛豆腐?”

    “做不做随她心意,谁都别起哄。”白玉堂说罢,便低眸继续用杏仁豆腐。

    王朝等互相看了一眼,才反应过来白五爷这是在关心苏姑娘,怕她因为做饭累着了。

    想想他们刚才开的玩笑确实是,只想着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了,倒忘了苏园累不累了。

    几人连忙附和白玉堂的话,表示一切当以随苏园的心意为主。

    吃完饭后,捡桌子刷碗这些事情便都是男人来干了。

    苏园就择机在这时候告诉包拯,不必为她请功,她不想受封为官,只在开封府做没品级的官差即可。

    “这次陛下若有意给你封官,本府怕是也回绝不了。”

    皇帝早知道这户部查账一事出自于苏园的判断,如今真要论功行赏,必然不会忽视掉她。包拯也断然没有代苏园受功的道理,若皇帝问及,他只能实话实说。

    苏园:“本朝没有女子在宫外为官的先例,应该没那么容易。”

    “不曾有过,是因不曾有女子如你这般,擅查案,能立功。前朝有女子在朝为官有所作为的,更有披战袍上阵打仗立功的,皆受世人称赞尊敬。怎的到本朝就不行?我看倒是没想得那么难。”公孙策有不一样的想法。

    苏园一听这话,有些担心了,她不想过太高调的日子。在开封府做个小小的官差,还不至于太过引人注目。若她成了大宋第一名在宫外为官的女官,怕是全天下人都知道她的大名了。她不喜欢走到哪儿谁都认识她,不管做什么都会格外引起别人的注意。

    这风头太大了。

    苏园开始考虑辞工,离开开封府的可能。

    反正她现在有钱了,不管跑到哪里都可以安逸地生活下去。

    苏园回房的半路,看见白玉堂在等自己,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位家属。

    她忙跑到白玉堂跟前问:“你要跟我私奔么?”

    白玉堂立即拒绝:“若想嫁我,明日便三媒六聘,私奔你想都别想。”

    “我是说浪迹天涯,咱们俩这就离开开封府如何?”

    苏园把这话说出口后,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有点不负责任。如果她就这么离开的话,包拯他们肯定会但心,她大概也会觉得愧疚,会想念他们。

    时间还真是一记魔药,快把她这个孤独者腐蚀得快要不适应孤独了。

    白玉堂察觉到苏园的异常,让她不要着急,先慢慢讲明缘故。

    在得知苏园因不愿为官才生出逃跑的想法后,白玉堂对苏园道:“不管走哪儿都有人认识你、格外关注你……这些其实都是你多想了。天下人即便知道你的大名,却不识得你的模样,只要你不报名号,你不管去哪儿其实和从前都没什么区别。反倒是有了名声,一提名号,会给你省去不少麻烦。”

    苏园一想还真是如此,她似乎有些风声鹤唳了?总怕有太多人过分关注她,不利于她藏身。实则她需要藏什么呢?这个世界根本没那么可怕。

    这好像是末日游戏给她带来的后遗症,她到现在才恍然察觉到。

    “本就是闪闪发光的珍珠,为何要掩去自身的光芒?”

    白玉堂温柔地注视着苏园,把手覆在了她的额头上。

    “当然了,你若因此真想离开开封府,我也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