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489章 越反抗,老子越兴奋

489章 越反抗,老子越兴奋

    朝廷大军齐聚辽东,可尾随大军而至的,除了承包粮草转运的各家商队,还有无数打着慰劳大军而来的各大世家与豪商的家奴护卫。

    而这些无利不起早的家伙显然不只是单纯的为了所谓的劳军,一个个都拿出了各家的凭证,要求朝廷在打下辽东后及时兑现当初对他们做出的承诺。

    不看不知道,这一看,朱由校差点没把鼻子气歪喽。

    内官监不仅许下了多少多少奴隶,还把辽东仅剩不多的几座城池中的商铺全都许给了这些人。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要说仅是这样倒也没什么,可李永贞为了能尽快凑齐军费也为了图省事,许多地方竟只卖给了一两家,要是真按照他这个卖法,等辽东打了下来,这些城池岂不就成了他人的私产?

    思来想去之下,倒是张之极给朱由校提供了灵感,既然你们想要,朕就干脆点全都来个物理拆迁好了。等都砸成了破瓦烂窑,要么你们这些人重新在上面再建新屋,要么就按当初的价格重新把地卖给朝廷。

    至于奴隶,这点朱由校倒是没什么反对的,等把辽东砸了个稀烂,这些无地无产的辽东百姓便任由他们折腾去好了。反正辽东百姓本就对朝廷的认可度不高,都交给他们好好调教调教倒也没啥不好。

    按户部的估计,辽东现有百姓当在百万户以上,粗算下来,这丁口当在三百到四百万之间。自万历朝以来,朝廷和关外的长期混乱和不合理的政策让早已叫辽人苦不堪言,朝廷视辽民如同草芥,女真、蒙古等外族又视其为鱼rou,所以辽人一边要面对朝廷的苛政,一边还要为朝廷抵御外族入侵。长此以往下,无法生存的部分辽人索性投靠了女真或蒙古,多民族杂居的格局让生于此地的汉人和异族的生活习俗、价值观念交融在一起,再加上地广人稀的自然环境,这也逐渐造成了辽人并不专事农耕,而是半耕半牧,进而造成整个东北地区虽守着大片沃土,但粮食等生活物资却一直都是奇缺无比。

    而辽人的性子豪爽、粗狂,充作军卒,其悍勇自是与生俱来,可想要短时间内扭转其生活习性又自是难上加难。

    熊廷弼就曾评价说:“况辽人浸染胡俗,气习相类。贼杀其身及其父母妻子,不恨,而公家一有差役,则怨不绝口。贼遣为jian细,输心用命,而公家派使守城,虽臣以哭泣感之,而亦不动。”

    虽说造成这一原因的主要因素还是长期以来朝廷在辽东的苛税恶政直接导致的,但放任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继续在此生活,今后仍只会成为朝廷的负担和不稳定因素。

    所以,这地还得有人种,这人也得有人看管,与其通过大量驻军来维持稳定,朱由校倒是倾向于从内地迁移百姓来施行垦荒,至于辽地之民,这等优质的现成劳力,除了军队可以招募一批,剩下的不正好可以充实进大明各处的工坊厂矿。

    仅一个念头,数百万辽人的命运便成了命中注定,虽然朱由校的做法和决定显得有些阴狠,但辽人朝廷的失望和怨恨叫他不敢冒哪怕一丝的风险。

    毕竟辽人的民族和国家认同感十分薄弱,辽军望风而逃、一触即溃,部分辽民甘做汉jian细作,也不肯报效朝廷的现象就是客观事实;既然短期内无法扭转,简单粗暴的做法反而显得更加有效。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