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480章 出征前夜

480章 出征前夜

    京师,西山平原。m.zwWX.ORg

    后世,关于八宝山山名的由来,一直有着各种不同的版本广为流传;可在这个时代,八宝山却因永乐年著名太监刚炳墓祠就在此山,又兼佛家认为八宝山风水颇佳,占尽龙、xue、砂、水等“吉气”,是少见的万古吉祥地,故而被历朝年老出宫的太监将此作为了养老送终的桃源之地。

    半月前,后金将领德尔格勒献关纳降;因军情紧急,东江大都督陈继盛不及请旨,以凤凰城两万奴兵为前驱,亲率女真营狂突一日一夜,最终以一万奴兵的性命为代价,仅用三个时辰便攻破赛马集。汉军营守将李国翰见不能力敌,仅余十五骑逃至草河口,但因天黑路滑,李国翰战马失蹄,竟直接被摔死在了一块巨石之下。而他的亲兵见状,竟割了他的首级献给了东江军以求活命。

    两天后,陈继盛率部抵达连山,但因摩天岭守将刘之源、贝勒瓦克达架炮叩关,女真营又无重火力,在丢下数千奴兵的尸首后,陈继盛只得于连山关十里处扎营,只等东江主力来援……

    接到辽东、东江和辽南的三道急报后,军机处、军堂和兵部迅速作出相应调整,以刘兴祚为辽南军行军大都督,起南四卫之军攻海州。

    辽西军则兵分三路,以祖大寿部一万骑兵为左路军,借道喀喇沁,走青城、大宁方向,与呼延震部汇军一处后,再沿边墙向彰武攻略。

    右路,则以吴襄为大都督,起兵两万,出右屯、强渡三岔河威胁海州后路。

    中路,七十六岁的孙承宗亲自挂帅,以三万关宁军进驻西平堡,采取扎硬寨、结硬垒的方式,步步为营,为后续大军修筑道路和桥梁,进而威逼女真辽河大营。

    同时,张之极、赵率教合军一处,迅速向锦州方向急行……

    “皇爷,察哈尔王的十万精骑在接旨后已经开拔,喀喇沁、土默特、巴尔虎、内喀尔喀、鄂尔多斯和蒙郭勒津等部亦举兵襄助;只是科尔沁部……”

    “讲!”

    朱由校一边拉着朱慈煓走上台阶,一边听着老方在跟他念叨着蒙古各部对大明征伐后金做出的反应。

    “禀皇爷!科尔沁汗布和在接旨后,即命吴克善台吉统军助战,可据探子回报,吴克善所部行动极其迟缓,一日仅行军三十里……”

    “噢?!”

    猛地停下了脚步,朱由校面露玩味地看了一眼老方,摸了一下鼻尖后笑道:“朕的这位老丈人跟大舅子也是为难,我那连襟黄台吉可是娶了博尔济吉特氏的两位女子为妃,这老狐狸心存观望也是情有可原!顺妃更是因此整日愁眉不展,朝廷不必过多苛责于他父子就是!”

    “老奴遵旨!”

    心里长出了一口气,方正化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下,顺妃海兰珠如今已有身孕,要是因为娘家这点事而动了胎气,那他老方就是有十颗脑袋也不够赔的。

    轻轻抚了一下儿子的头顶,朱由校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竟向着儿子直接蹲了下去;“煓儿!今天是你母亲入土为安的日子,后天,你便要与为父一起出征辽东,好好与你母亲说说话……”

    “是……父亲!”

    杨榴儿的尸身一直保存在西苑的地下冰窟之内,关于她的安葬地,朝中大臣们很是识趣地选择了回避,毕竟为了她,皇帝一怒之下竟能屠尽一省豪绅,任谁也不敢在这件事上去惹皇帝不快。

    后宫的妃嫔更不用说,就连统御六宫的皇贵妃都没有异议,剩下的人就算想嚼舌头,也只敢背后偷偷议论一二也就是了。

    出于种种考量,朱由校还是放弃了将她葬入皇陵的念头,选择了八宝山,不仅能减少非议,也能方便朱慈煓随时前来祭奠。

    杨榴儿以妃子的身份下葬,死后更是被追封为了皇贵妃,虽然她的墓园修建时间很短,但无论从规格还是形制上,都十分符合她皇贵妃的身份。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享殿台阶下的一块石碑上,朱由校命人刻上了纳兰容若的这首“画堂春”以来追思杨榴儿。

    自打进了享殿广场的大门,朱慈煓一直倔地咬紧双唇,拉着父亲的那只小手更因用力过度而攥得发白,可当他看见石碑上的文字,少年再也无法忍受心中的悲痛,泪水瞬间就涌了出来。

    “煓儿!去为你娘上香!”

    谁也没注意到,朱由校的袍袖下的左臂正微微轻颤着,作为一个丈夫,他连自己的妻儿都没能保护,贵为帝王,却让妻儿在乱臣贼子手中受辱,这种屈辱感和愤懑,若非亲历,任谁都无法体会他现在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一应的仪式全部从简,朱由校相信,杨榴儿的在天之灵也不会喜欢那种絮絮叨叨的繁文缛节,等朱慈煓祭拜完了母亲,他便拉起了儿子的手,便头也不回地向着山下走去……

    斯人已逝,纵有千般牵挂,万般不舍,终是天上地下,化作一堆黄土罢了。

    “煓儿,听你师父说,你的骑术又有精进,此番随父出征,可敢叫为父考先教下你的骑术?”

    出了园寝大门,朱由校直接翻身跨上了战马,看着仍有戚容的儿子,他只好出言相激一番,想借此激起少年的心气。

    “父亲,您可得跟紧了!”

    朱由校话音刚落,朱慈煓竟飞快跨上了自己的战马,双脚磕了一下马镫,只听胯下战马一声嘶鸣,猛地冲了出去。

    “好小子,竟与你老子耍滑头!”

    见这小子能放下心中忧思,朱由校由衷地露出了一个微笑,还没等身后的护卫反应过来,他扬起马鞭狠狠一抽,向着儿子狂奔的方向就追了过去。

    “陛下!”

    “皇爷……”

    “都愣着干嘛!赶紧给公公我追哟!”

    方正化等见状皆是大惊,纷纷催动战马,迎着这对父子扬起的沙尘便冲了出去。

    谁也没看到,一马当先的少年脸上,如串珠般的泪水正迎着狂飙而起的风声肆意流淌,稚气未脱的少年则死咬牙关,似乎正在用全身的力气来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

    深夜,西苑太湖石旁的一处小院内还有灯柱闪烁。因此处深幽静谧,朱由校命人在此单起了这么一座小型的江南园林。在外人看来,这里不过是皇帝无事时的读书之所,但方正化却是看得明白,这里无论是景致还是建筑形制,竟与皇帝在杭州时与杨榴儿所居的那座院子并无什么二致;但出于本分,老方对此倒是看破未说破,只是每天都会在皇帝睡下后亲自带着手下人来将这里打扫得一尘不染。

    “来呀!把那几个胆敢欺凌皇子的奴才全给咱家剐零碎了喂狗!他娘滴,这群倒贴的贱人,也不看看自个儿是什么身份,既然他们敢对天家血脉不敬,那就叫他们好好尝尝这个中滋味儿吧!”

    打扫完了院子,老方一边锁着大门,一边轻描淡写地对身后手下说出了这样一段狠话。

    几天前,本是进宫请安的朱慈煓竟在诺大的宫墙内走失了方向,偏巧着一队宫人路过,只是上前问路的他却被这群势利眼出言羞辱,气愤不过的少年与其理论,结果这群不知死字怎么写的家伙仗着有身后的主子撑腰,竟直接对朱慈煓动起了手来。

    虽有武技在身,可朱慈煓毕竟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加上对方又人多势众,最终,双拳难敌四手的他还是被几人狠狠压在了身下。

    “来人,给咱家按住了,这小杂种不给他点教训,还真就把自己当成皇子了不成!今儿个,咱家就替主子给你看看这宫中的规矩!”……

    上面这段话,便是其中一个内侍骑在朱慈煓身上时羞辱他的话语,而倔强的朱慈煓不仅没有低头服软,甚至身上挨下拳脚时哼都没哼一声,要不是一队巡防的御林军恰好路过,还不知道这少年要吃下多大的亏来。

    这么大的一座皇宫,若有人想刻意瞒着皇帝那也是极其容易的;尤其是朱慈煓的身份本就十分敏感,为免遭宫里的贵人报复,这队御林军也并没有选择将事情呈报上去。

    可好巧不巧的,那天就有这么一位身份特殊的太监目睹到了整件事的全过程。没有第一时间阻止,实在是他并不知道还有朱慈煓这么一位皇子的存在。一开始,他也只是觉得这个宁折不弯的少年十分有趣,他也看出了这少年其实怀揣利器,还在等着看他究竟能忍到什么时候才会选择暴起。

    最终,浑身是伤的少年也没拔出利刃,更是谢绝了御林军头目的护送,只是扶着已经脱臼的一边膀子,问清了路线便向着宫外走去。

    好奇心大盛,这位年轻太监十年来第一次跳下了自己居住的院墙,在问清事情原委后,那些宫人和这队御林军就全被挑断了手筋脚筋,血呼啦的捆成了一团给丢到了老方的屋门外。

    得知了事情始末,朱由校却没有多说半句,问清这些奴才都是那一宫的,剩下的事情就都交给了淑侪去做,毕竟,这些人是生是死,还得由淑侪这位统御后宫的皇贵妃决定。而他能做的,便是降旨要带着这个儿子随自己一起出征,至于那些奴才,他们在朱由校的眼中连蝼蚁都算不上。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