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471章 四分五裂

471章 四分五裂

    经过十余年努力,朱由校利用大明百姓对地主阶级无限压榨的不满,辅以严苛峻法逐步将自己的意志上升为整个国家的意志;尤其是夏教,这个自建教之初便以皇帝的意志为教宗的新兴宗教,在煽动民心、蛊惑民意中更是发挥出了巨大作用。

    现在的大明百姓只要是夏教教徒,均普遍认为大明虽疆域广阔,但内有羁縻之地,外有建虏、倭寇、西夷、诸藩等虎狼环伺,稍不小心,便会有宋时外虏入寇之祸。

    每一个大明百姓都是华夏文明和中华衣冠的守护者,为不使神州陆沉遍地膻腥,每个大明儿郎都该有提三尺寒铁为大明扫不臣、荡贼寇、平鞑虏的决心。在内有不稳,外有群狼的情况下,大明万民更要团结一心,大明万民更要秉承皇帝的意志来威压四夷。

    既然是威压,大明就要让大炮利剑来征服一切有资源、有人口的国家和民族;大明的道路、航道是帝国血脉,山川、草地和雪山是国家骨rou,既然大明是上国,是全天下人人景仰的天朝上邦,那么只有当那些异族番邦屈服在大明的威压之下成为大明百姓的奴仆,最终叫他们的子子孙孙都彻底成为大明治下的顺民后,大明自然会以泱泱天朝的胸襟和海纳百川的气度来接纳并以圣人之道继续教化他们。

    所以,朱由校的一番话虽极具侵略性且不怎么符合华夏传统圣人之道,但这一番话,却十分符合眼下大明国内日渐高涨的民族情绪。

    再者说,圣人之道所说的仁义礼教不也只是针对大明百姓的吗?对不服王化的异族外邦,那自然是要施以霸道,只有用异族的鲜血浇筑下的丰碑才能不朽,唯有鲜血祭奠下的龙旗才格外醒目。

    独裁、特务、军权,这正是朱由校维护统治的三大法宝,再加上民心这个最大的基本盘,可以说朱由校对大明的统治已经稳如铁桶一般。

    那些仍不死心的东林余孽和世家残余却是看不透,他们不仅怀着抱残守缺的余梦,还怀念着“众正盈朝”的幻想。只不过,他们不仅低估了一个登基十八年帝王鲸吞天下的野心,同样也低估了整个帝国统治阶级在共同利益捆绑下的牢固性。

    可当他们发现已经无法通过外力和内部渗透达成自己的目地后,铤而走险、妄图扰乱皇帝心智,待朝廷生变再相机牟利,似乎就成了唯一的一个选择。正因如此,他们才会不顾一切地针对杨榴儿母子痛下毒手。这倒不是他们之前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只是那时他们觉得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罢了。

    但他们万没想到,正如他们暗中窥伺皇帝的同时,皇帝也犹如躲在暗中的猎手般一直寻找着给予他们致命一击的机会。

    一场波及整个福建的屠杀,不仅叫整个大明的世家豪族再度领会到了皇帝的冷血,最可怕的还是整个民间对这场屠杀的反应;虽然皇帝从未对这场屠杀做出过任何解释,大明的百姓不仅没有表现出对皇帝的任何不满,反而纷纷叫起了好;其实这也不怪百姓们会有如此反应,毕竟皇帝不仅将抄没的豪族土地分给了福建的无地百姓,就连那些金银宅院也是分毫未取。如今,那些宅院早就被改造成了各类学校和养济堂,钱财则全部划进了福建皇家银行分号去吃利息用以维持这些学校的日常开销。zWWx.org

    就连最后的罪己诏和那场规模不小的剃发代首,如今看来也更像是一场早就在皇帝计划之内的表演。

    被皇帝打了个大岔,众军机大臣立刻就忘掉了刚才争得面红耳赤的建储问题。

    看着这些人如此识趣,朱由校只是冲着身旁的杨嗣昌和朱之瑜笑了一下,便端起酒杯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而被大明君臣划上死亡符号的后金,一场汹涌的暗流,此时也正在慢慢地酝酿成型……

    “主子爷,沈大人到了!”

    沈阳城,一个管家打扮的中年人将深夜到访的沈瑜引进宅子的内院,轻轻叩了几下房门,便一脸恭敬地站到了一侧。

    “请沈大人进来吧!”。屋内,代善略显疲倦的声音响起,管家应了一声,先轻轻推开房门,又转身对沈瑜作了一个请的手势。

    一只脚刚迈过门槛,一股浓烈的草药味儿便直冲沈瑜的鼻孔。

    “奴才沈瑜,见过大贝勒!”

    “这里没有外人,虚礼就免了吧!”斜靠在榻上的代善只是摆了摆手,语气却更加低沉。

    “哈尔哈!你出去守着,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得接近这间屋子!”

    “是!”

    应了一声,哈尔哈把门关好,便轻手轻脚地退到了院子里。

    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直到哈尔哈的脚步渐远,刚才还一副疲惫磨样的代善却腾地一下自榻上坐起,一把扯掉蒙在额前的手巾,他盯着沈瑜问道:“沈大人,大汗的病情如何?”

    沈瑜却没有答话,只是轻轻摇了摇头,所问非所答的说道:“禀大贝勒,大汗已命斋桑古、额尔德尼巴克什、都堂乌尔古岱等八旗悍将于三日后携本部精兵接管盛京城防;还有福临母子已经被送至杜度贝勒府中严密保护。还有太妃……太妃和小贝勒爷如今已被大汗的亲信严密监视,就连奴才若无大汗手谕,轻易也是进不得大妃寝宫的!”

    仗着自身医术,沈瑜和解雨臣出入后宫还是十分容易的,再加上解三爷与阿巴亥之间那点暧昧,八旗贵胄们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早就把他当作阿巴亥豢养的面首,如今就连他二人都无法接近阿巴亥,可见黄台吉的病情已经到了十分紧要的关头。

    “唉!”

    长叹一声,代善幽幽道:“大汗若此时有何不测,莽古尔泰、阿敏何阿济格三兄弟绝对会借机生事,我虽心向大明,可也不忍叫女真再度陷入一场腥风血雨之中啊!”

    因与阿巴亥始终纠缠不清,代善始终认定阿巴亥生下的孩子乃是自己所出。就连这孩子的名字“永泰”,都是他大贝勒代父行事,为这个名义上的努尔哈赤遗腹子所取的名字。

    至于解雨臣,代善一开始也对他充满了敌意,而当解三爷当着他的面施展出了金钟罩至高功法——“缩阳”后,代善便相信了这个男人只是阿巴亥为了替他遮掩而弄出来的一个靶子!

    正因如此,代善不仅更加相信解雨臣是大明皇帝身边奴才的事实,对阿巴亥能攀上这么一条后路也曾暗中庆幸。毕竟,如今大金颓败之势已经不可阻挡,只要能为爱新觉罗保下一丝血脉,尤其当这个血脉还是自己的骨rou时,代善觉得就算投靠了大明也没什么不好!

    可现在不是时候啊!自己的两红旗精锐都被派去了监视驻扎老寨的莽古尔泰,与自己交好的阿敏也一直躲在辽阳不肯挪动半分。沈阳城内,自己虽还有一定的力量,但与握有重兵的阿济格和大汗黄台吉相比,自己这点力量只怕还真不够看。

    再加上沈瑜对代善一直有所防备,虽说代善已经向沈瑜表明了自己效忠大明的心迹,可沈瑜对此却一直含含糊糊。有时候就连代善都有一种错觉,沈瑜就是黄台吉的一条忠犬,之所以没有举报自己和阿巴亥等人,无非就是怕受到牵连而影响自己的前程罢了!

    “大贝勒!救治大汗,乃瑜之本分,奴才自会倾尽全力去做!至于其他的……奴才有句话,诚不知当问,还是不当问?”

    眉头向上一挑,代善的眼中闪过一抹喜色,忙向沈瑜问道:“沈大人请讲!只要是我能做到,沈大人尽管提!”

    见代善误会了自己的意思,沈瑜苦笑一下道:“大贝勒,既然大汗已经有所行动,那么阿济格贝勒那边大汗又岂会毫无防备,眼下大明与边境频频调动,别管是真是假,我大金总归是要派人抵挡的……”

    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脑袋,代善继续道:“沈大人的意思是?”

    沈瑜先向代善行了一个大礼,这才接着说到:“奴才自打到了大金,受两代大汗器重,如今奴才的家业家眷都在沈阳,自然是舍不得挣下的这份产业!再加上受我那师兄所累,一旦大汗有事,奴才定会死无葬身之地,奴才只求大贝勒成事后能保的奴才富贵!”

    说罢,沈瑜就向着代善砰砰磕起了头来!

    代善此时哪有心思看他卖关子,赶紧伸手搀扶道:“欸!沈大人这是说得哪里话,你且安心,解三的事情我都知道,他一个中人,又岂能行那人道之事!你放心,只要事成,本贝勒保你一生享受不尽!”

    微微一怔,沈瑜面容黯淡道:“唉!原来大贝勒都知道哩!”

    旋即他又正色道:“大贝勒,奴才的意思是,别管斋桑古、额尔德尼巴克什、都堂乌尔古岱等人现在如何忠心于大汗,一旦大汗有事,福临孤儿寡母的又能带给他们什么富贵!大汗能收服他们,大贝勒又有何不可?还有阿济格兄弟,这福临是幼子,可他毕竟还有一个强硬的母亲;而永泰……只要永泰上位,那么大金还不是诸位贝勒说得算吗?若是福临……”

    目光闪烁,代善一下就明白了沈瑜的意思。是啊!比起名正言顺的福临,一个不清不楚的永泰那可是说废就废,要是拿这个去说服莽古尔泰等人……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