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361章 转变思路

361章 转变思路

    身为大明皇帝,朱由校每天糟心事肯定少不了,而他的处理方式也很简单,那就是把自己的想法交给jian臣酷吏去贯彻,把地方交给忠臣良将去建设。

    jian臣虽贪,但胜在听话且做事没有底线。而且朱由校划给他们的道道也很清楚,只要做得别太过分,咱们君臣间自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可一旦越过底线、捅了他小朱皇帝的肺管子,那厂卫就会叫他们好好领教一下君主专制的残酷。

    朱由校也明白,连后世都不能彻底杜绝贪腐,在专制体制下,自己就算把厂卫扩张到人数百万也没法堵住官员那颗想要捞银子的心。

    不过好在他小朱皇帝做人做事一向没什么底线,诛人九族时更是从不手软,大大小小的官员经过这么长时间也大概摸清了皇帝的路数,做起事来起码知道有所收敛。

    所以现在的大明虽算不上海清河晏,但好歹强过万历朝时拨出三万两银子造枪,最后落在工坊手里不过区区几千两的局面。

    朱由校任用的几位行军大都督从各方面来看都称得上一时之选,朝廷的钱袋子、官员选用还有老抠郭允厚和房壮丽这位以清廉著称的干臣帮他看着,再加上辽东、草原、朝鲜和倭国挨个被他坑了个遍也暂时消停了下来,朝廷也抓住了这段短暂的平静,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国内各项建设之中。

    朝廷这边轰轰烈烈搞建设,刚被朝廷申斥了一番的毛文龙那边却又搞出了大动作。

    自打贸然偷袭后金吃了不大不小一个哑巴亏,学乖了的毛大都督不但立马派人向方正化、魏忠贤、李永贞等天子近臣送了一大笔“孝敬”,更是在听说监国皇贵妃喜好骏马的消息后,花费重金从海商手里买来十几匹颇为神骏西洋骏马献到了北京。

    自古财帛动人心,淑侪虽对毛文龙献上的珍宝婢女不动心,但对这十几匹骏马却是爱不释手。

    想了一下,淑侪却只挑了一公一母两匹小马留在身边,剩下的却划成数份,分别送给了张惟贤父子、孙承宗、袁可立、孙传庭、卢象升和徐弘基。

    至于剩下的,淑侪一股脑全都送给了卢象升,宣大的育马场已经开始进行良马的选种、育种,这几匹西洋马虽少,但胜在血统纯正和品种稀缺,想来也能给育马场做出一些贡献。

    当接到各行军大都督所上的谢表,朱由校反复看了看,嘿嘿一笑道:“淑侪这丫头,倒真不愧是草原出来的,这育良马的事情,看来还真得叫这丫头好好出份力气!”

    一道来自旨意传下,大明育马司正式宣告成立。宣大、西北、川康、云贵、济州等地也会相继建起大大小小的育马场,而刚接到朝廷谕令,急着傍大腿的毛文龙便嗅到了里面的机会。

    “云台,朝廷成立育马司选育良马,陛下又让皇贵妃监理此事,对此,你有何看法?”

    一边翘脚摇晃着竹椅,一边攥着手把壶抿着茶水的毛文龙此时和大明普通的富家翁没什么区别,咂巴着嘴,没头没脑地向一旁侍奉的耿仲明问了一句。

    “帅爷!咱东江既不在此番马场建设之例,又素来不产良马,咱们能做些啥?”

    嘿嘿一笑,毛文龙自椅子上起身,将手里的小壶放在一旁道:“亏你小子还自诩多智,皇爷这么干,一则是为朝廷军备所需,二则是为了给皇贵妃在朝廷内外立威!可朝廷那群文官儿素来对皇贵妃的蒙古出身颇有微词,即便皇贵妃如今贵为监国,可内廷仰仗魏公公,外朝则是由英国公坐镇,皇贵妃能拿出手的功绩却是不多!”

    倒吸一口凉气,耿仲明惊道:“帅爷!您的意思,是皇爷要立皇贵妃为后?可外面不是传说,杨都谏的女儿不是已经有了身孕……”

    “咦!噤声!”

    见回廊左近只有自己和耿仲明两人,毛文龙刻意压低了声音道:“自出了张家那档子事,皇爷对外戚多有防范。皇贵妃虽说出身草原,但毕竟是黄金家族后裔,且不论其血统尊贵,就算察哈尔所部势力再大,但终究只是外力,其外族的身份更是叫文臣不屑与之投靠,这外戚之忧虽说还有,对朝廷内部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眼珠转了转,耿仲明还是不解。

    “帅爷!可皇贵妃毕竟是蒙古人,察哈尔更是名义上的草原共主,且我朝素来没有册立外族女子为后的先例,皇爷如此,就不怕激起朝臣反弹吗?”

    拍了一下竹椅扶手,毛文龙冷笑一声道:“先例?糊涂!朝廷可有永不增赋的先例?可有擅杀藩王的先例?可有封臣总领数省军民事务的先例?可有除爵衍圣公的先例?照老夫看,这天下还真没什么皇爷不敢破的先例!”

    “再者说,就算皇爷没这个心思,可皇贵妃监国在前,眼下又主持马政,足可见皇爷对皇贵妃之心。但杨涟的闺女可不一样,他杨都谏生前就是东林的一杆大旗,一旦诞下皇长子,难免那些藏起来的东林余孽又会生出别样的心思,别看那些夫子眼下拿她出身风月之事大做文章,真到了那个时候,这些惯会见风使舵的家伙可难保不会再度聚在一块生事。”

    长叹一声,毛文龙继续说道:“且老夫已是天命之年,照现在的形势看,只有灭了建虏,老夫的爵位还能往上升上一升!不然的话……”

    将换好新水的手把壶捧到毛文龙的手上,耿仲明笑道:“帅爷说得哪里话,依孙子看来,帅爷如今坐地千里带甲十万,正是一展抱负、博取功名的大好时机!”

    摆了摆手,毛文龙苦笑答道:“你也不用为老夫宽心,且看咱们此番突袭建虏,虽说折损了不少兵马,可毕竟收复了辽东大片失地,朝廷却只来了个功过相抵,这说明什么,还不是老夫现今已是封无可封,只等着啥时候灭了建虏再说喽!”

    眼珠转了几转,耿仲明施礼道:“帅爷!您的意思是?”

    嘿嘿一笑,毛文龙拍了拍耿仲明的肩膀道:“云台啊!你说这世间除了权势,还有什么能比银子能叫人安心呢?”

    “帅爷的意思是?”

    “福寿膏!”

    倒吸了口凉气,耿仲明下意识地四下张望一下轻声道:“帅爷!这东西,东西二厂的眼线可是盯得紧啊!且皇爷严令,哪个敢卖一两进了大明,那可是要抄家灭族掉脑袋的啊!”

    瞥了自己这位精明的乖孙一眼,毛文龙面色如常道:“本帅何时说要把这玩意卖回大明了?”

    指了指西北,毛文龙嘿嘿一笑继续说道:“厂卫一小包一小包地往沈阳夹带能成什么气候,要干,就得趁着建虏还有口气,拿这勾当把他们那点家底榨干抹净!不瞒你说,此番老夫的皮岛之行,倒也摸到了炼制福寿膏的一点门路,只需找些匠人好好炼制几次,只要咱们掌握了这门手艺,银子还不是跟白捡来的一样!”

    “嗯……”

    略一沉吟,耿仲明还是有些担心,“帅爷!您老方才也说了,这建虏不过是秋后的蚂蚱,一旦建虏被灭,那咱这银子?”

    “放心,老夫没这么蠢笨,建虏那点家底,就算都拿来买福寿膏又能有多少?这福寿膏嘛!还得是西夷要得量大价高。以前嘛!咱们还得和郑芝龙这海匪分润,可现在往来釜山、济州的西夷商人日渐增多,这福寿膏的产量又全看种植产量,只要咱们在东江发动流民多多种植……嘿嘿,倒是侯就算‘薄利多销’,老子也能比那海匪赚的多!”

    眼睛瞪得大大的,耿仲明虽不惊讶毛文龙把赚钱的主意打到福寿膏上,却还是震惊于他这一番“薄利多销”的理论。

    鸦片的危害,耿仲明并非一点都不知道,这玩意一旦卖得跟萝卜白菜一个价?

    “云台啊!银子,可不能咱们一家赚了,咱们卖得便宜,那些转运商人就能多赚些,至于他们卖给谁,那就不是咱们能管的了!只要咱们没有卖给大明商人就是!”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