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351章 真的假的

351章 真的假的

    皇帝任性南巡,不仅把京师的一众朝臣折腾够呛,连带着这些随行官员的日子也是不好过。

    这些天子近臣不但要小心伺候着朱由校这位主子,每日里更得防范着京师方向射过来的明刀暗箭,那些御史言官现在是不敢直接骂皇帝,可对于他们这些龙腿子那是半点不会客气,只要是有了一点风声,那就会齐刷刷地上书指责他们蒙蔽了圣听,有那胆大妄为些的,更是背地里把李永贞、方正化、许显纯、王体乾和在京的魏忠贤、田尔耕撺到一起称为天启朝的“六佞”。

    不过最近一段日子,身为司礼监禀笔太监的王体乾惊奇的发现,那些来自京师言官请求皇帝严惩他们几个“佞臣”的折子突然就少了大半,就在他王公公以为是这些言官“变聪明”了之时,几个风尘仆仆自京师赶来的言官却直闯皇帝行宫上书,结结实实地照着朱由校的脸上来了几记“耳光”。

    这些人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请皇帝将迷惑天子的妖女杨榴儿从身边赶走,最好是一刀砍了才是最好。

    他们拿出的证据也很直接,一卷江南文士在扬州青楼绘制的“江南大家谱”,上面可是清清楚楚地画着杨榴儿翩翩起舞的风姿。

    对于这种闲的蛋疼又没事找抽的行为,一向没什么耐心说教的朱由校处理起来也是毫不手软,给方正化和李永贞轻飘飘地交代一句“尔等看着办吧!”,便头也不回的返回了行宫内宅。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而作为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方正化和李永贞更怕事情会闹得满城风语,虽然不知道这群言官是不是受了皇贵妃淑侪的指使,但一向善于揣摩皇帝心思的二人还是悄无声息地就把这几个倒霉蛋给丢进了海里喂鱼。

    然而叫朱由校没想到的是,这些几个言官的莫名消失并没有起到任何恐吓作用,短短七天内,竟又冒出来两拨京师来的言官跪在行宫门口死谏,而矛头无一例外都指向了正在养胎的杨榴儿。

    盛怒之下,朱由校直接派出了自己的内卫,他也瞧出了事情里面的蹊跷,更是怀疑是不是淑侪和魏忠贤已经联手,想要趁着杨榴儿还未诞下龙种之际把事情搅浑。

    内卫的调查还需要时间,可前仆后继的言官却是越聚越多,无奈之下,朱由校先是更换了行宫,又命许显纯调动起锦衣卫的全部力量在厦门城的各个地方严密布控,力争把这些前来厦门的言官全都堵在半路。

    “张舵头,今天可有什么可疑人在左近出没?”

    一个身穿青衣短衫的青年迈步走近一座茶棚,笑眯眯地冲着太师椅上的一名中年汉子轻声问了一句。

    睁开微闭的双眼,中年汉子一看来人却是腾地一下坐直了身子,又赶紧丢下手中蒲扇,撑起肥胖的身子抱拳道:“嘿嘿,某道是谁,原来是詹百户老爷亲自到了,您老就放心吧,这周边的几条街上都有咱老张的门人盯着,但凡有个风吹曹东,某一定第一时间上报!您老稍坐,某这便叫人去泡好茶!”

    被称作詹百户的青年却摆了摆手,“茶就不喝了,爷们也没功夫在这与你磨牙,记着盯仔细些,昨天可就有人已经摸到了港市边儿上才被我们的人逮着,不怕告诉你,若是被这些小贼惊动了上面,小心你这舵头的位子座不牢喽!”

    张舵头陪着小心,先自怀里摸出一张官号的银票塞了过去,这才谄媚道:“詹爷,您老是知道我的,小老儿对朝廷那可是忠心耿耿,平日除了教训一下敢来抢生意的那些青皮,可是半个百姓都不敢欺压,都是在这码头上讨口饭吃,该怎么做,咱心里有数、有数……”

    瞥了一眼手里的官票,似乎对上面的数目还算满意,詹百户嘿嘿一笑道:“别说老子没关照你,这趟勾当可是许大人亲自督办的,你这边可万不能出了半点纰漏,若是做得好了,爷们自会在许大人那里给你美言几句,只要哄得他老人家高兴,你这搬运的买卖还不是想做多大就能做多大……”

    说罢,二人相视一笑,一切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自打朱由校命锦衣卫清理江南大大小小的“江湖人士”,数不清的市井帮派和地方匪类就倒了大霉,而锦衣卫对他们的处置也很简单,凡是沾了人命和jianyin妇女的都难逃一刀,剩下的要么充作水师士卒五年之内不得上岸,要么就得乖乖的按照锦衣卫的章程去经营营生并老老实实的给朝廷交税。

    对于这些帮派分子,锦衣卫显然更明白他们也有他们的生存之道和法则,而只要他们间的争斗被限制在可控范围,锦衣卫自然乐得他们去充作自己的眼线和打手。

    朱由校对锦衣卫和许显纯的处置也是无可无不可,后世的经验告诉他以大明现在的统治能力不仅无法清除掉这些社会毒瘤,一旦手段太过酷烈还会引发不必要的反弹,所以眼下这种处置已经是锦衣卫能力之下最好的结果。

    只要这些人能为他所用,那么只要不逾越他划下的红线,大明也能暂时容忍他们的存在。

    作为皇帝忠心耿耿的龙腿子,许显纯正一身便装领着十几个手下信步闲庭地走在厦门的街道上,对于敢招惹皇帝老子的人,他许阎王不仅不会手软,也丝毫不敢懈怠,亲自领人巡街不单是为了向皇帝表现自己的忠心,也能更好地摸清厦门城内这些大大小小的档头舵主的势力分布,更加直观地分辨这些人里是否有首鼠两端之徒。

    “招子都放亮,凡是行迹可疑的都不能放过,沿途的驿站他们是住不得了,码头这边必须要给老子盯死,要是再出了昨个那档子事,老子就让你们去码头上扛一个月的大包!”

    许显纯教训着手下,脚步却在一处新建的建筑前停了下来。

    “詹老六!”

    刚在舵头老张那里发了一笔外财的百户詹老六一溜小跑从人群后面钻了出来,陪着笑脸小心道:“许爷!您吩咐!”

    指着街边的建筑,许显纯表情古怪的问道:“老子要是没记错,这块地方该是厦门锦衣卫的属衙吧?现今怎么修成了这个鸟样?”

    詹老六嘿嘿一笑,往前凑了一步道:“许爷,您老英明,这可不就是咱锦衣卫的属衙旧址,只是……这事小人也是听说,据说皇爷对锦衣卫属衙建在主街边上不太满意,所以就在港口那边另划了一块地方,这里已经划给了皇家票号哩!”

    一听是朱由校钦定的事情,许显纯自是不敢多说什么,当下也是嘿嘿一笑道:“罢了罢了!皇爷把这皇家票号设在市集上,想来自是有皇爷的考量,港口那边鱼龙混杂的,咱爷们也方便就进处置!”

    一众小弟听到老大装逼,自然要上来好好恭维几句,正舒舒服服地听着马仔们大拍特拍,却听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挂銮铃的声音。

    “他妈的,谁敢当街纵马?”

    一个锦衣卫百户许是想在上官面前表现,当下骂了一句就要当街亮刀子。

    “吁……”

    骑马之人却直接勒马停在了许显纯的面前,一个翻身下了马,先冲着许显纯抱了抱拳道:“许大人,皇爷急召!”

    看清来人的衣冠和面孔,刚才骂骂咧咧的锦衣卫百户赶紧闭上了嘴,又把身子向后面挪了挪,生怕这人知道是自己出言不逊。

    听到皇帝召唤,许显纯哪里还敢怠慢,忙挥手叫手下牵来马匹,便赶紧随着报信之人绝尘而去。

    “老吴,这报信的是啥人?咋把你小子吓这个怂样?”

    被问的百户露出一个苦笑,看着远去的两骑轻声道:“天子内卫,别问老子咋知道的,你们只需知道千万别落到他们手里就是……”

    一头雾水的赶到皇帝行宫,还没等许显纯向皇帝见礼,朱由校便打断了他道:“好了,些许虚礼就别讲究了,你先看看这个!”

    还是行了一个击胸礼,许显纯这才接过老方递过来的一封奏折。

    展开看了又看,许显纯的下巴都快惊得掉了,干尬吧了几下嘴,他这才一脸茫然地看向皇帝道:“皇爷,范公公的意思是……咱们胜了?这,这倭人是来求和的?”

    “是啊!朕也不知道这消息是真是假,永贞倒是说这是范建的笔记无疑,那几个随倭国使团回来的家伙也已经验明正身,倭人更是献上了国书,言语间也是十分恭敬!可朕还是不放心,招你来,朕就是要问问,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江户究竟发生了什么?”

    锦衣卫的对倭情报一直都是许显纯负责,前阵子弄死柳生宗矩一家,虽说那几个神秘高手都是皇帝内卫和秘营提供的,但这些人在倭国的行动还是靠着锦衣卫内应的接应才得以顺利进行的,尤其是对甲贺忍者的收买,更是许显纯最为得意之作。

    “皇爷!这事出得蹊跷,臣还需多方查证才是!”

    “要快,那倭国使团朕还没有见,但时间绝对不能拖得太久。”

    郑芝龙和袁可立早就做好了准备,登莱水师现在已经开到了釜山,福建水师也在鸡笼整装待发,要是这消息是真的,大明几乎就是兵不血刃就赢下了对日战争。

    有这等便宜事,这仗能不打自然就是再好不过。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