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第244章 青楼雅事

第244章 青楼雅事

    用过了午膳,朱由校便在几个带过来充门面的宫人伺候下小憩了一会儿。可直到一觉醒来,李永贞和方正化这两位龙腿子也不知道忙活什么去了,闲极无聊的朱由校便叫过来金大,主仆二人竟将衣袍一甩,直接在院子中间切磋起了武技。

    自从跟着老方练武,朱由校的身子骨倒是越发结实了起来,虽说在气力上比不过金大,但他一向只练那些阴损毒辣的杀招狠招,尤其是他素来以保命为第一要务,身法上的功夫每日间更是不曾落下,一时间倒也跟金大斗了个热闹,只是苦了一众围观的宫人太监,一个个全都大呼小叫地唯恐伤到了皇爷。

    就在朱由校斗了个大汗淋漓,大呼畅快之时,只听院门处传来一声惊呼,紧接着就是方正化那略带沙哑的公鸭嗓响了起来,“金大,你这天杀的憨货,竟然又在这里怂恿皇爷与你切磋拳脚,皇爷若是有那半点差池,你看公公我不把你拆成零碎!”

    正左格右挡地接下朱由校拳脚的金大听到这一通好骂,整个人就是一怔,而正在挥拳出腿的朱由校却是瞅准了他的破绽,坏笑着伸出一脚把这铁塔般的汉子给绊倒在了地上。

    哈哈大笑了几声,朱由校抓过一条毛巾,一边擦着头脸上的汗水,一边笑呵呵地对老方说道:“无妨无妨,莫看这黑厮力大,要想赢朕也是没那么容易,你们都评评理,这局是不是朕赢了?”

    皇帝如此说,一众当奴才的自然是好一顿龙屁立刻拍上,一直充当人rou沙包的金大更是十分配合的哼哼了几声,脸上还挤出了一个十分痛苦的表情出来,只是不知道他是真摔疼了,还是硬憋着不敢笑出声来。

    又抬起脚尖踢了金大一脚,朱由校没好气地说道:“得了得了,还不赶紧起来给方公公赔个不是,要是他老人家想揍你,这一院子可是没人能挡得住他!”

    方正化自然不敢真去揍金大这位皇帝眼前的大红人,看到朱由校满脸油汗,又抬头望了望天色,这才向朱由校施了个大礼道:“皇爷,趁着天色还早,老奴恳请皇爷沐浴更衣,等到入夜,李总管那边还有节目等着皇爷哩!”

    听他又提到了李永贞,朱由校眉头一皱道:“两个狗奴才,又背着朕去鼓捣什么去了?说,不说明白,当心朕拿你当练铳的靶子!”

    老方闻言先向左右看了一圈,朱由校顿时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当下把手一挥,一众宫人太监立刻就行礼退了下去。

    等到人都走得远了,老方脸上的表情却更加古怪,先挤出了一个笑脸,随后竟扑通一声跪到地上说道:“皇爷明鉴,此事千错万错,那都是老奴的错,是老奴那日嘴欠,与李永贞这厮讲起了那日在宣府与皇爷微服之事,哪成想李永贞这贼厮倒生了一颗七窍心,竟把皇爷欲在扬州振声势的事情给打在了……打在了青楼上……奴才适才也是受了这厮怂恿,心下也是觉得皇爷日夜cao劳国事,好不容易得了这片刻清闲,去这民间体察一番百姓之乐倒也不是不可……”

    说到最后,老方的声音竟细不可闻起来,毕竟,这撺掇皇帝逛青楼的事情一旦败露,他方正化就是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可话说回来,朱由校这位皇帝又实在不像话,后宫的那些嫔妃您瞧不上也就算了,淑侪这么个娇滴滴的蒙古美人刚娶过门刚热乎两天,他便借着平乱的名头跑到了江南。

    这既然到了江南,那勋贵豪商们献上的歌姬美娘您倒是挑几个啊!可这位爷就跟没这回事一样,瞧都没瞧上一眼,直接大笔一挥就把人赏给了几十位在京或者戍边的有功将领和亲信大臣。但施鳯来可都六十五了,您老一下子给他塞了两名娇滴滴的小娘过去,也不知他施阁老还有没有这份心力。

    朱由校闻言倒是愣了一会儿,其实女人这事儿,还真不是他小朱皇帝不好这口,实在是他之前的身子虚弱,他又害怕朱由校真就是女人睡多了才搞垮的身子,在男女之事上这才十分小心。

    至于那些歌姬,还不是受了后世影视剧的影响,生怕这里面掺和进了这些勋贵豪商豢养的探子,要不然他又怎会舍得这群出自江南的妖娆。

    不过对于李永贞的安排和用意,朱由校倒也能猜到个七八分。

    除了讨好自己的成分在内,这青楼一向都是有名的销金窟。再加上扬州的盐商们本就有银子,也更喜好斗富,自己想要在这群豪商中间一夜闻名还能充分展示自己不俗的财力,去这青楼之内挥金如土一回自然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广告”。m.zwWX.ORg

    反正这事儿他小朱皇帝在宣府已经干过一次,这次也不过是先“温故”再“知新”而已,这里面的门道可也算是熟门熟路了。

    再加上在这个时代,自诩为文人雅士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逛青楼。

    与后世一提起青楼便想到男女间rou体上的那点勾当不同,现在这个时候,文人逛青楼那可是一种附庸风雅的趣事。

    之所以说青楼风雅,莫不如说青楼里的妓女风雅,与后世理解青楼全都是皮rou交易的场所不同,其实妓女之中,也只有只有“娼”才是卖身做那等皮rou生意的。其余如歌妓、舞妓等妓女一般都是不卖身的,称为清倌人;当然,也有即卖身又卖艺的,称为红倌人。

    凡是能叫“青楼”的,这里面就多是卖艺不卖身的妓女;卖身的也有,但数量很少,档次也高,接待的更是一些寻欢取乐的达官贵人和风流才子,那等纯粹做皮rou生意的妓院则称为“窑子”,档次上较低,自然是得不到文人士子们青睐的。

    之所以说妓女们风雅,全因这些青楼女子几乎个个精通琴棋书画,后世人往往说这四样是大家闺秀的标配,其实在这个时代,真正的大家闺秀才不兴这等取悦男人的勾当,待字闺中时往往都是学学刺绣织布,最多学学妇德,但更多的还是目不识丁。所以才会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广为流传。

    而青楼妓女们则在被卖到青楼之日起,便日夜勤学苦练音乐、歌舞、书画、围棋等多种技艺和相关知识,按后世的标准,全都是名副其实的才女。

    这一点,从那首《琵琶行》上就能看出一二——一个退了休的妓女,抱着琵琶随便弹了几下,便“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其后更是叫白居易这位大诗人赞叹“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是什么水平,搁在后世,绝对是演奏家的级别,至于书画下棋更是信手拈来,哪怕就是文人们引以为傲的作诗,也有鱼玄机、薛涛这等出身青楼的才女更是叫众多男子难以企及的。

    而青楼为何就能彰显财力呢?其实还是这群附庸风雅的文人士子们互相攀比,争相竞价的结果。

    既然青楼妓女们并非只知涂脂抹粉做些皮rou生意的娼妓,其只是架构、兴趣爱好又跟文人士子们如出一辙,自然在交流中更能产生精神上的共鸣,而这种精神交流上的共鸣又绝非文人家中只有“妇人之见”的“糟糠之妻”所能比拟。所以,更加追求精神愉悦和心灵交流的文人士子们才会不惜重金,也要求得与心仪的青楼头牌坐下来好好交交心。

    这种情况,在朱由校看来倒是有些类似后世的心理辅导,当然也仅仅是类似。

    话说回来,既然李永贞这位大管家很贴心的为自己忙活了半天,方正化又很贴切地给自己找了个“体察民情、与民同乐”的台阶,他小朱皇帝手里又有大把急着花出去替自己打出名头的银子,这趟青楼之行倒是也没什么不能去的……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