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第208章 卖官鬻爵来钱快

第208章 卖官鬻爵来钱快

    一听这话,座中一位浑身肥腻,周身裹着绿色绸布,看起来就跟圆滚滚的青茄一般的中年人先冲着李永贞哈哈干笑几声,随后一脸谄媚地说到:“李总管,您这说得哪里话,这皇爷跟诸位娘娘每日里cao心国事,小人身为大明子民自是不应坐视不见。”

    又冲着李永贞施了一礼,中年人继续说道:“小人张之旺,要说这金山银海,小人定是没有,但这区区绫罗绸缎,小人自问还是不缺的。请李总管容些功夫,小人愿向织造衙门捐织绵、纱罗、丝绒、丝缎、潞绸、妆花各一万匹,为各宫娘娘日常支用!”

    刘顺凑到近前,轻声对李永贞说道:“禀大总管,这张之旺乃是苏杭跟南京间最大的织造商人,三织造衙门也常在他家的丝织场进购货品和坯布。”

    李永贞的眼睛都快眯成了两条细线,连连点头赞道:“好好好,张之旺!很好,你很好啊!果然是咱大明奉公守法的商人典范。来人啊,将那观礼劵拿来一张赠给张先生,至于那购买银子,本总管豁出这日后俸禄不要,就替张先生担下就是!”

    这称呼从“小人”直接过度到了张先生,张之旺只觉得浑身酥酥麻麻的,他自是不敢叫李永贞替他付账,先是跪拜谢过了皇帝跟李永贞的大恩,旋即咯咯一笑道:“大总管,大总管这可折煞小人哩,这怎可叫大总管替小人担着,小人愿再捐献银两万,也算为陛下尽孝心哩。”

    眉毛一挑李永贞嘿嘿笑道:“看看,张先生不愧是大明的良善商人,既如此,永贞也豁出这张脸了,咱家就跟皇爷讨个恩赏,就有劳张先生从的嫡亲子侄里挑选一人在锦衣卫如何,你可要知道,这锦衣卫可是天子亲军,一旦张先生的子侄亲眷入了这锦衣卫的门槛,那可都是天子的亲近侍卫,一旦哪天得了圣眷……

    一听这话,张志旺笑得比吃下二两蜂蜜还甜,连忙凑上前几步,先抽了自己的胖脸一下呵呵笑道:“呵呵,这话说得,小人脑子糊涂,天子携大军破建虏、定草原,为的还不是我等大明子民。小人身为大明子民一员,自是应该拥戴天子、拥戴天子亲军,这样,小人愿再捐白银十万,也算为我大明略尽绵薄!”

    呵呵了两声,李永贞很是赞赏的拍了一下张之旺的肩膀道:“就看张先生如此体谅皇爷难处的面儿上,来人,跟本总管记好喽给张府的公子任上一个小旗官的缺。”

    自打朱由校命人全面整饬军队,这军中原本都不值钱的千户百户现在早就水涨船高了起来,也就更不用说锦衣卫这天子亲军,现在大明哪个不知,天子的几大新军亲卫就是皇帝选拔军官将领、提拔亲信大将的摇篮。

    再加上锦衣卫自成体系,虽同属军方一脉,但上战场的机会本就不多,与其他几支新军将士百战余生相比,一上来就是锦衣卫小旗,这等诱惑对这群商贾来说可吸引力十足。

    这次想都没想,张之旺赶紧又补了一句:“李总管,小人方才这十万两是捐给天子亲军的,陛下日夜忧心,还是得好好调养身子地,小人愿再捐十万,为陛下再尽上些许孝心!”

    乖乖,张之旺家该是多有钱,从两万两到二十二万两,这肥猪般的家伙竟然犹豫都没怎么犹豫,既然如此……

    李永贞心中虽起波澜,但面上却丝毫没表现出来异常,呵呵了两声道:“给咱家好生记下,张先生家的公子少年俊朗,学问上更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再加上张家家学渊源,实乃我内官监不可或缺之人才,可令其以锦衣卫总旗官的身份,入我内官监门下。”

    内官监,禁宫二十四衙门中最得圣眷的皇室机构,虽说在大明境内的势力无法跟二厂一卫相较,但因掌管着皇家票号等一应皇室产业,内官监无论在海贸、边贸上的影响力都足以叫任何一个商人为之疯狂。

    在加上张之旺的家族经营的绸缎生意本就是大明对外贸易的大宗,他张之旺的儿子是内官监总旗,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张家不仅出了一个可以用武勋封侯的武职将领,他张家更是在以后的丝绸出口生意上拥有很占分量的话语权。

    “张先生,这总旗官可也算是七品的武职,但也就是堪堪才进了那道门槛,啧啧,真不知大明诸军卫里,有多少人就卡在了这总旗晋升百户的坎儿上……”

    李永贞的话叫张之旺的心头一颤,他略盘算了一下,然后把心一横,扑通一声过跪倒,等再抬头时,一张肥腻的圆脸上竟挂上了两行清泪:“大总管如此错爱小儿,这是张家几世修来的福气,为表心意,小人愿再捐银五十万两,给大总管壮壮行色!”

    李永贞鼓掌大笑,起身拍打了一下张之旺的肩头:“哈哈哈哈哈!张先生果然是咱最忠心于国朝的善良商人,好好好,很好。以后这江南的丝绸海贸生意,张家还得多为朝廷出力才是……嗯,张家公子有你这样的父亲教导,日后定然是忠君爱国之辈,咱家这内官监总管,可不一定非得我等中官来做哟……”

    张之旺整个人都要化了,小眼睛里更是闪出了精光,人却还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

    又笑了两声,李永贞回头说到:“记好了,张家少爷以锦衣卫百户入内官监,既然张老爷如此忠顺,这张家少爷也必会为国朝之栋梁,好,本总管倒是缺个入室弟子,这张公子,以后就跟着本总管来替皇爷办差就是!”

    扑通!

    张之旺整个人直接就趴到了地上,双手更是抱着李永贞的大腿哭嚎道:“大总管,您老人家就是我张家的生佛,不消说,既然小儿是您门下的弟子,那些许俗物,又怎能与总管英姿相配,小人这便差人奉上白玉观音一尊以为师仪,还请总管大人万勿推辞才是。"

    十分轻佻地拍了怕张之旺的后脊梁,李永贞咯咯怪笑道:“张先生大可放心,咱家这内官监里可也有着不少的青年俊才,只要这差使办得好,一旦得了皇爷赏识,无论是进了皇家学院做哪天子门生,还是外放京师为官儿,那好处可都是受用不尽地!”

    张之旺只觉得浑身上下轻飘飘的好似一团棉花,结果一名侍卫递上来的观礼入场券,这笑意就一直挂在胖脸上没有下去。

    家族的现银全都赔上又能怎样,自己现如今可是搭上了内官监的战车;至于那作为师仪的白玉佛像虽说价值连城,但终究是个死物。只要上面的消息一放出去,大把的银子跟商机还不是手到擒来。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自己的儿子还能以锦衣卫百户老爷的身份入内官监为官,更别说还成了李大总管的门下弟子。这就是给他李总管当狗,他张家那也是血统高贵,叫人不敢小视的名贵犬种。

    场中的其他豪商直到这时才明白过来,感情这李大总管是来卖官儿的啊!

    虽说这价码的确不菲,一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就拍出了七十余万两的高价,但他们这群人是什么人,南京城里最富有的豪商,这三十二家若是联合起来,别说南京,整个江南那都要颤上三颤。

    但商人就是商人,社会地位一直就排在士农工的后面,看眼下这情形,只要拍上十几万两银子,家中就能有个后辈进了内官监为官,只要再豁得出去,给这位李总管答对得高兴,竟然还能拜到他的门下。

    太监,太监怎么了?曹cao的祖父还不是宦官,就像这李总管说的,有那天大的好处等着,这些许黄白之物又算的了什么!

    当下,一个身材不高,面目猥琐的中年人立刻就摸出了一沓银票高举起来嚎叫到:“大总管,小民蒋来福,愿意捐纹银五十万,米二十万担,为大明略尽绵薄……”

    李永贞几乎瞬间就闪到了这蒋来福的面前,好似多年不见的老友般对着蒋来福又搂又抱道:“蒋先生也当真是我大明的安顺良民,你蒋家是做米粮生意的吧?放心,内官监可也经管着不少的常平仓,这朝廷收购之事,便都包在李某人的身上,取一张入场券给蒋先生。唔!先生也必是多子多孙之人!来呀!好生记下,给蒋先生家的男丁,也补上一个百户的缺,也纳在李某的门下做弟子好了!”

    另一个黑脸大汉这时再也等不及了,竟直接越过桌案冲到李永贞的面前,扯着嗓子嚎道:“大总管,大总管,小人吴常宁,家里做得是瓷器生意,小人愿献私窑三座,窑工八百,另有白银三十万两,聊表为国尽忠之心……”

    李永贞只觉得脑袋晕晕的:“我的老天爷,这是三十二个富商吗?这是三十二个财神啊!只怕这三十二个家伙不但是南京最富的豪商,只怕在江南那都是排在前面的豪富之家。好,好,好啊,既然这卖官鬻爵来钱这么快,你们这三十二头肥猪也别想躲过这一刀。既然这是个百户不够,那就都以张之旺的标准来,按着大小数目给老子排好,老子多卖点给你们就是……”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