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第198章 心狠手黑朱由校

第198章 心狠手黑朱由校

    温体仁的冷汗仿佛小溪般自额前流下,他原本猜测皇帝最多就是灭了曲阜孔家;至于什么“孔末乱孔”和孔思晦,皇帝这个时候抬出来,不过就是借用否定掉孔氏北宗的嫡传正统地位。

    至于这衍圣公爵位,日后就算不交给孔门南宗,那也肯定是要在孔家的旁支里挑选出个听话的来担任。

    这下可好,说他方正化通读五代史籍?

    别逗了,就算他老方是通古烁今的饱学鸿儒,要是没有皇帝的默许,他又怎敢在天子驾妄议圣人家事?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令温体仁感到不寒而栗的,则是方正化这番说辞的阴险与毒辣之处,说孔思晦的身份可疑,这不就差明说他孔思晦就是蒙元扒拉出来的傀儡,或者干脆就是个蒙古人吗!

    将孔仁玉说成张仁玉,别说居住在曲阜的孔家北宗,这南宗绝大多数人的身份和血脉也全被一棍子削趴,这样一来,孔门后裔之中能够得到朝廷认可的人数绝对会少得可怜。

    就靠着剩下这几头咸鱼烂蒜,别说惦记衍圣公爵位,能从虎视眈眈的厂卫手里活下命来那就不错了。

    可温体仁的惊讶与恐惧也仅仅持续了一会儿,在感受到恐惧的同时,他也很是敏锐地发现了这其中蕴藏的巨大机会。

    他老温一直一来心心念念的是什么?

    还不是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大位。

    虽说眼下首辅的权威已大不如前,但就冲这份文官第一,堪比宰相的殊荣,他老温说什么也是要争上一争的。

    而李国普今天在御前的一系列表现,已经基本宣告他首辅之位的终结。

    那么,除了志不在此的次辅施鳯来和一向只会和稀泥的来宗道,他这位已经在各部堂中超然而出,成为从一品大员的刑部尚书岂不就是最有力的人选!

    而皇帝在这个节骨眼上先是命人提点了自己一番,又叫老方跟自己讲了这个故事。

    很明显就是提醒自己一定要认清形势站好位置,不然一个西厂就足以叫他吃不了兜着走了。

    要说温体仁这个人的毛病,那绝对能搜罗出一大箩筐,但他老温就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媚上,而且是没原则没底线的媚上。

    不然,就他在刑部尚书任上那点狗屁倒灶的事,朱由校依着大明律都能把他老温砍死几十回。

    之所以留他一命,还不是因为他温大人足够听话。

    毕竟,像老温这么听话又知道迎合上意的文臣,那才是他小朱皇帝真正的铁杆。

    看着脸上阴一阵晴一阵的老温,朱由校突然就想起了后世辫子戏里那位胖乎乎、笑眯眯的“和大人”。

    咧嘴一笑,他朱由校可没有弘历那份闲心,就想跟大臣去交什么朋友。

    作为利益交换,朱由校可以将这首辅位置送给他温体仁,但这老温跟和珅一样,那都是贪婪无度的脾性。

    他老温在首辅位上收下一些孝敬,安排几个亲信,这点“小事”,朱由校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华夏还是讲究人情的,没几个亲信可靠之人充作马前卒,在这个时代想把事儿做好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可如果他温体仁想跟和珅一样,通过广植党羽、上下齐手来攫取国家财富,进而变相控制国家政局,那朱由校是绝对不会容忍的。

    发觉自己又有点跑题,朱由校先摸了一下鼻尖,然后笑了一下对温体仁说道:“温尚书无需多想,方卿所说的不过是他一家之言,咱们君臣也是互相探讨,互相探讨……”

    温体仁露出一个比哭还要难看数倍的笑容,“陛下,方总管对五代和孔氏这段历史当真是有真知灼见,臣自愧不如,自愧不如!”

    朱由校又是一笑,慢慢端起茶盏道:“爱卿所担心的,无非是曲阜孔家在山东的势力盘根错节,在朝廷里,更是有不少投于衍圣公府的与其通风报信,一个不小心,便会前功尽弃!”

    温体仁先是一愣,心道:皇爷您老人家是真会说笑,这里面的事儿,那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曲阜孔家要是没点人脉跟实力,又怎么能要挟到一国的国公,又怎么敢在江南翻腾着要造您的反。

    咱老温是想踩着孔家上位,但要说踩着的是座刀山,那咱老温还是趁早让贤,把这拍龙屁的机会让给别人好了。毕竟,这从一品的刑部尚书继续干下去也是不错的。

    给方正化递了个眼神,老方自袖内缓缓抽出一封书信,笑吟吟走到温体仁面前道:“啧啧!温部堂,皇爷对您还真是信任,这等机密,满朝廷知道的也仅有五个人,如今,你温部堂是第六个!”

    一脸喜色地展开书信,温体仁的表情也在短短数吸间从惊喜转变到了惊讶,再由惊讶转到了惊恐。

    刚刚止住没多久的冷汗再度淌了出来,拿着书信的双手也早已抖成了一团。

    温体仁之所以如此恐惧,实在是这信的内容太过惊世骇俗,这里面的阴谋诡计,又太过阴险毒辣。

    在山东爆发的“教案”或者说教民暴乱,原来自去年袁可立就职山东时便已经开始布局谋划。

    那正牌的徐六如,其实早就被西厂供奉给抓进了秘牢,连番大刑拷打之下,山东、河北一带的白莲分舵和各大小头领,早就被渗透进去的厂卫探子们给活活阴死了。

    至于现在曲阜指挥万千教民围困孔家的,不过是从厂卫中挑选又经过好一番调教又派到徐家的。

    就为了相貌和嗓音的事,西厂的高手们还特意导演了一场“火灾”,这才叫徐六如返回徐家后没能被人识破。

    在此之后,“徐六如”便一直托故在外,在此期间通过不断渗透,早就将这白莲教上下的各个主要位置上都安插进了厂卫的“自己人”。

    西厂之所以大费周章,自然不是为了这小小的白莲教,与渗透白莲教同时进行的,则是朝廷针对曲阜孔家的一系列人员调整。

    为了使得一切看起来都那么顺理成章,袁可立这位大都督不止一次地当众大肆褒扬孔胤植,并对孔家推荐上来的官员也是极力提拔,这样一来,以曲阜为中心,一个围绕孔家,并全心全意为孔家人服务的官僚地主集团在朝廷和山东行军大都督府的助长下迅速成型。

    本来这个计划还要再过上半年才会正式启动,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一来朱由校总要给南巡找个借口;二来孔胤植父子数犯朱由校的逆鳞,他小朱皇帝又是睚眦必报的性子,所以这个彻底坑死曲阜孔家全族的计划也就稍稍提前了一些。

    按原本的计划,徐六如会在西厂跟秘营配合下大肆揭发孔家人的一系列罪行,并诱导百姓将一腔怒火全都倾泻在孔氏一族的身上。

    最后,得到消息的朱由校便会勃然大怒,亲携王师一举扫平这群敢于亵渎圣人的白莲邪教。

    这样的好处,朱由校不仅干掉了孔家,朝廷上下的大小官员更会把白莲教视作眼中钉、rou中刺,相信在这群官老爷的不断打击下,这个以造反为最高追求的邪教组织肯定会一步步地走向毁灭。

    而现在,朱由校在计划之中又加上了一条,那就是在事后叫他温体仁去梳理所谓的圣人血脉,从法理上全面否定孔家人承袭衍圣公之位的合法性。

    用朱由校对方正化说的,“子可封圣,可予神,然卿见看何神有后存世?”

    所以,朱由校要方正化做的是在rou体上消灭孔氏族人,而温体仁要做的,则是在精神层面彻底摧毁掉孔氏族人存在的血统依据。

    当然,朱由校再残暴也不会真的叫圣人绝嗣,只不过孔氏族人再祭祀孔子时只能以家祀的形式来祭拜祖先。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