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第184章 间谍培训学校

第184章 间谍培训学校

    对魏忠贤这种老狐狸,话是不用说太多说太透的,他魏忠贤是聪明人,稍微提点一下也就足够了。

    说完家事,朱由校继续对魏忠贤说道:“今次换装之事,东厂做的不错,但这几个人,你魏厂公还是要处置一下才是。”

    甩出几张纸片,魏忠贤只稍翻看了几下,这冷汗便从脖颈处淌了下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魏忠贤连连告罪道:“皇爷,老奴知罪,请皇爷治罪!”

    好嘛!这上面记下的几个东厂主事和十二家江南的工坊主们,几乎都通过各种渠道给他老魏孝敬过银子。虽说为了这点钱,朱由校还不至于砍了他老魏的脑袋,但总这么被皇帝吓上几次,魏忠贤的这条老命只怕也吃不消!

    哼了一声,朱由校冷冷说道:“这群混蛋若是只给你魏大伴送上一些孝敬,朕自是懒得多做理会,但这几个黑了心肝的居然就把主意打在了这批换装的衣甲上,若叫朕的儿郎因此白白送了性命,他们就算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朕说过,这银子,朕也爱,何况朝廷给的银子已经足够他们捞上一笔,这群人却还从中作梗,他们是想在我大明将士面前叫朕丢脸吗?”

    说到最后,朱由校的右手又不由自主地扶了一下腰间佩刀,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却叫老魏觉得脖子一凉,险些没直接吓背过气去!

    一旁的田尔耕见状,也赶紧跪在地上连连告罪,指天发誓的表明回去后也会好好清理一下锦衣卫,绝不会再惹皇爷生气。

    而这正主魏忠贤更是在心里把这十几个人的祖宗十八代挨个骂上了数遍,既然皇帝说了要自己处置,那么这十几个杂碎就真的变成杂碎好了,这小皇帝如今可是太吓人了!

    摆了摆手,朱由校对两个特务头子说道:“朕也知道尔等难处,想要办好差事,下面总要有几个忠心且得力的人帮衬着。“

    “朕也不求尔等能清净如水,但凡事皆要有个尺度,这大明说是朱家的天下,可尔等也该想想,要是真被底下的人折腾得天怒人怨,等大明这艘船沉了,那淹死的绝对不止朕这一人。到那个时候,别说捞银子,尔等吃进去的只怕都要再吐出来。朕的话,尔等要记仔细了,那群藩王跟大臣出格,尔等就替朕杀了;尔等若是出格……朕就替我大明百姓把尔等砍了。”

    皇帝话说的实在,魏忠贤跟田尔耕的忠心表达的更是实在,砰砰砰地磕了十几个响头,直到额前都磕得青紫,朱由校这才挥手止住了二人。“罢了,念在你们两个这段日子里的日夜cao劳,朕也懒得追究尔等那些狗屁倒灶之事。把下边的崽子看紧了,谁惹得民怨沸腾,那边砍了就是,大明现在什么都缺,就他娘的不缺人!”

    点也点了,骂也骂了,朱由校坐回椅子,对二人吩咐道:“废后之事已成定局,朝堂上想来也不会有太大的波澜,但厂卫要给朕盯紧了民间,以防有人借机污蔑朝廷。抓住了,杀!”

    废掉张嫣的后位,朱由校并不担心朝堂的反应,毕竟皇后的娘家犯下的是谋逆大罪,他朱由校若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张家,只会被有心人所利用。

    但民间却是不同,这等废后大事,本就是百姓茶余饭后最为喜爱的谈资,若是顺着朝廷的意图去说倒也罢了,怕就怕有人借机生事,故意制造一些舆论和事端出来混淆视听。

    他上辈子最恨那些哗众取宠的所谓“公知”和“大v”,这群人仿佛放屁都想放出跟常人不一样的出来才能彰显自己与众不同。

    而这一世,他恰恰就成了这群货色最好喷的目标,毕竟,大明的竖儒一向有喷皇帝喷朝廷的传统,这样不仅能最大程度地博取眼球,也更能显得自己是多么的不畏皇权。

    对于这类货色,朱由校的办法就是见一个杀一个,反正他可不像那群列祖列宗一般要皮要脸,既然这屠刀已经抡起来,多杀几个还能叫自己清净清净。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还有此次迎娶插汗王女之事,很是有些人对此多有非议,他妈的,这群人也不想想,朕要是不大张旗鼓地迎娶淑侪,林丹汗那边怎么好糊弄过去?到时候我大明百姓想买上几匹耕田的驽马都费劲,难不成这群老夫子还要亲自地耕犁不成?”

    “所以,厂卫给朕放出风去,不立淑侪为后、不立其子为储,便是朕最后的底线,若是他们还敢呱噪,朕便立了这皇后但见他们又敢如何?”

    说到气头上,朱由校几乎就是怒吼着喊出了后面的话来,魏忠贤跟田尔耕也是赶紧跪地领命,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皇帝迁怒。

    压了压怒气,朱由校缓和一下看向魏忠贤道:“这不过嘛!他林丹巴图尔给淑侪的这群护卫与陪侍奴婢中肯定会掺和进不少探子,朕即不想伤了淑侪的心,也不想两国又因此事交恶。朕不管你魏大伴用什么办法,给朕揪出这群人,能收买的就收买为我所用,实在收买不了的就寻个由头清理掉。”

    就算不用脑子,朱由校也能想到淑侪的护卫跟奴仆中肯定被林丹汗这头老狐狸塞进去了不少密谍。甚至淑侪,朱由校也并非一百二十个放心,十几个被秘营特训出来的宫娥借着教授王女礼仪的名头已经被派到了淑侪身边伺候,凭借过人的心机,眼下有那么几个已经是深得淑侪的喜爱而带在了身边。

    经历了这么多的阴谋和算计,朱由校现在的性子倒是越发多疑起来,现在就算内宫,厂卫、秘营和百查司的密探都布置得层层叠叠,在互不相认和互相监督下,各种有用没用的情报每天都向几大特务机构源源不断地汇聚着。

    交代完了事情,朱由校仰坐在椅子上又胡乱盘算起来,这特务统治简直不要太好用,怪不得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下大力气来扶植直属自己的秘密情报系统,但这样做的弊端也很明显,许多情报几乎就是道听途说而来,逐一去核对不仅耗费精力财力,有时还会漏掉真正有用的信息。

    再加上各个情报机构互相间的倾轧,这内耗总是无法避免,可为了不使自己被这几个特务头子联起手来蒙蔽,身为上位者也只能任由他们去争去抢,有时候还不得不主动挑起他们的争端来使其互相竞争。

    “啧啧!难哟!”

    轻叹了一句,朱由校起身走到了窗前,推开窗扇,只见对面的花墙处,老方正指点几个年轻的宫人太监修剪着花卉上的枝丫,笑了一下,心中暗道老方这活阎王居然也有着温情的一面。

    心中突然咯噔一下,朱由校赶忙冲着方正化喊了一句,听到自家皇爷的喊声,方正化一抹头就向着大殿奔了回来。

    等方正化重新关好门窗,朱由校这才向他问道:“方卿,西厂在各地及各藩国的秘谍网现在进展如何?”

    方正化想了一下答道:“回皇爷的话,咱大明境内的倒还好说,尤其是辽东、蒙古和朝鲜,老奴治下大大小小的秘谍足足撒出去了千把号人,只是如陛下所言的乌斯藏、莫卧儿、南掌、扶桑等藩国,西厂还是显得力有不逮;远不及锦衣卫在这些地方经营多年的实力深厚。”

    摆了摆手,朱由校对方正化说道:“不要惦记锦衣卫那点儿家底了,西厂的事,还是得西厂自己做,时间慢一点倒是不打紧,大明眼下也顾及不到这么多地方。”

    又想了一下,朱由校继续说道:“朕找你来,倒不是为了这事,而是朕觉得厂卫也好,内官监也罢,咱们现有的秘谍素质还是不够强。这情报递上来的倒是不少,可真有用的也就那么几条!”

    看方正化听得一头雾水,朱由校笑了一下继续道:“朕的意思,这无论是锦衣卫,还是东西二厂的秘谍,今后都要有个地方好好教习一下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秘谍。各地大小的秘谍头目平日里也要多上些心思,在当地寻得几个好苗子后多加培养。”

    “当然,他们这只是第一步,等他们选出合格之人,便可送至京师,西厂可寻一幽蔽之处对这些苗子进行进一步的培训。至于这教习之人,可先叫秘营、厂卫和各地秘谍头子中已经年老不堪再任者来充任,他们为我大明隐姓埋名了一辈子,这年老了就该由我大明好好奉养起来,再能将必生所学传授出去,如此岂不一举两得?”

    方正化闻言也是连连点头,口中更是赞道:“皇爷仁慈,老奴替这帮老弟兄们谢过皇爷大恩了!”

    朱由校又想了一下说道:“不过,也不能叫他们一直无法颐养天年,这里面有不少人早就在当地安了家,骨rou分离之事,朝廷不能做。一切还应从其本人意愿,这样吧,以后我大明派往各地的秘谍,除必须留任当地的可任至花甲,其余只要到了天命之年,或返京任职,或遣散安家,朝廷绝不强求。可若有人于他国谋事,国法家法均不饶他!方卿看如此可好?”

    方正化早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干情报的活计,最大的困难倒不是经费,怕只怕青黄不接,毕竟再有钱,没人来做也是不成的。

    皇爷这个法子好,不但解决了后续的人员问题,两厂一卫和内官监都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挑选人才,各地的谍报头子也能依着自家需求先行挑选,如此几轮选拔下来,这留下来的肯定都是数得上的精英。

    又琢磨了一下,朱由校继续道:“此事方卿还得与永贞商议一下,这教习所还应该广纳大明各行各业的有用人才为我所用,无论三教九流、士农工商,凡愿为我大明效命的,皆纳之。”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