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第166章 大婚之争

第166章 大婚之争

    事情往往就是如此,即便设想的再美好,这位名叫现实的小娘子还是会及时在你脸上狠狠抽上一巴掌来把你叫醒。

    处置好林丹汗搞出来的麻烦事,朱由校本以为在自己迎娶插汗王女前只要跟几个朝鲜棒子磨磨嘴皮子也就是了。

    可不成想,自己阵前娶妻的决定虽然得到了辽东将士们的一致拥护,但却遭到了朝廷诸大臣的极力反对,内阁、六部的几位重臣说的还算中肯,只是联名上了一道折子,恳请皇帝“慎行之”。而六科、十三道和御史台的这群人简直就是在指着朱由校的鼻子骂娘,要么说他迎娶蛮女有失体统、要么说他阵前纳妃实乃荒yin无道之举,整个朝堂上,只有兵部、刑部和五军都督府没有任何表示,反倒是在皇帝迎娶插汗王女一事中出尽风头的鸿胪寺旗帜鲜明地站到了皇帝一边,并将cao办皇帝大婚仪礼的事情全权委派给了已经升为少卿的闫展明。m.zwWX.ORg

    揉了揉眼眶,看着眼前的奏章,朱由校的脸上露出一股厌恶神色,从鼻孔里淡淡的哼了一声。

    “方卿,朕今日方知嘉靖爷跟万历爷的辛苦!”

    并不敢接话,方正化只是恭恭敬敬地向着朱由校深深施了一礼,便一直保持这个弯腰的动作不再动弹。

    嘉靖朝的大礼仪之争,万历朝的立储之争,本质上都是皇权跟文官集团间进行的权力较量,而嘉靖赢了,万历却最终选择了妥协。

    皇权固然应该受到限制,但限制和制约皇权的,绝不应是眼下的大明文官地主集团,毕竟在他们的美好设想里,皇帝只需垂拱而治,国家和民族的一切运转只要遵循道德礼法已经定下的条条框框就可以了,至于什么改革,什么社会革新,首先要符合的就是文官地主集团的利益,其次才是道德礼法的主流意识形态。

    而现在大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完全就是被阉割后的儒家那一套禁锢人心人性的东西,若在在风调雨顺的太平盛世,伦理道德和敬天法祖绝对是君主和统治阶级运行国家机器、保障地方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有效工具。可一旦遭遇重大变故,需要这个国家做出自我革新的时候,这群熟读四书五经的文臣学子们便会把一切的国家大事小情全都与道德挂钩来要挟皇帝;从而使事情符合他们的核心利益。

    可在朱由校看来,这一套理论思想本就存在着先天残疾,在这样的思想制约和文官集团群体意志的cao控下,君主即便再想有所作为,其所能所做也只是微乎其微而已。

    譬如一直困扰大明朝廷的税收问题,一个国家,如果连最基本的财政收入都无法保证,那么还如何去应对和化解所要面临的重大风险和考验?

    朱由校也承认,在国家机器的实际运行中,各级官员、吏员,才是运行整个国家机器的真正的核心,皇帝完全可以作为一个传统权力的象征,这便是传统伦理道德赋予皇权的唯一好处,只要不是意识形态出现根本性更替,皇权的神圣便是不可置疑的。

    所以,朱由校既需要传统伦理道德来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也需要对整个文官集团体系进行重新而彻底的改造,而现在并不是最佳时机,但头铁的他也并不准备向这群人低头,毕竟,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中,他只要稍退一步,便很有可能跌进万丈深渊中再也无法翻身。

    甩了甩头,朱由校知道眼下还不是寻思这些破事的时候,合上一封闫展明派人递上来的密奏,朱由校先叫方正化起身,正色对他说道:“方卿,命秉忠亲领秘营十煞及夜枭营即刻启程,按闫展明秘折所述路线去迎插汗王女……”

    “陛下,这……”

    见方正化颇有些不解,朱由校叹了口气道:“京中有的人,只怕是坐不住了!”

    老方神色一滞,这才反应过来,忙领命自去安排一切。

    方正化刚一出门,一直在旁没有说话的李永贞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心地开口问道:“陛下,若是京中有人图谋不轨,紧靠十煞跟夜枭营,是否单薄了一些!”

    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朱由校没急着答话,而是缓缓起身来到窗前,看着院中树枝上冒出的点点新芽感叹道:“永贞,你看这四季更迭,总会有新芽来替代旧枝,只是这新芽虽好,可也需要有人来剪除掉旧的枝丫……”

    回头深深看了李永贞一眼,朱由校继续说道:“你与方卿,便是朕手中剪除旧枝的利器,朕不指望尔等能够通力合作,但该争的争,不该争的就要放一放……你,明白了吗?”

    李永贞的脸上瞬间便没了一丝血色,忙扑通一声跪伏于地,失声痛哭道:“皇爷赎罪,奴才万死,奴才绝不敢再生半点争功之心,奴才知错了……”

    微微弯下身子,朱由校用手轻轻拍着李永贞的半边肩膀说道:“好了,朕又不会吃人,你如此这般作甚!朕知道你的忠心,不然也不会将内官监这个庞然大物交给你去打理,做好你该做的,朕给你的,才是你的!”

    嘭嘭嘭磕了无数个响头,直到额前渗出了血来,朱由校这才叫李永贞起来,随手解下腰间玉佩,晃了晃说道:“这个就赏给你了,凭此物,御马监管着的三营禁军汝可随意调遣,等插汗王女一到锦州,汝便立刻启程秘密返京,记着,一入京师,任何人都不要去见,自会有人持同样的信物与你接洽,你在京中的一切行动,老老实实的听命于他便是。”

    嘴角挂上一抹笑意,朱由校凑到李永贞的近前道:“朕知道,你老小子也学着朕弄了一个替身出来,趁着这几日无事,把那厮给朕调教好了,若是漏了什么马脚出来,朕连你一齐剁了!”

    打了一个冷战,李永贞这才明白,那位在自己这群人面前嚣张无比的方厂公为何一见到皇爷就跟耗子见了猫一样小心谨慎;为啥一到皇爷身边,平日里阴险狡诈的方公公大多时候居然连一点心机算计都表现不出来;感情这位看起来吊儿郎当的皇爷啥事都是门儿清啊!

    自己寻替身的事儿,虽说算不得什么秘密,但内官监里也不过亲信几人才知道其中内情,可这位爷明显老早就知道了一个清楚明白。

    “啧啧,还是魏公公他老人家了解陛下哟!咱家以后,还是要夹起尾巴做人才是啊!”

    打定了主意,李永贞低着的脸上又因兴奋而涌上了两抹潮红,“啧啧!皇爷把禁军三大营交给了咱家,看来这京师又要血雨腥风一阵子喽!杀人,杀人啊!咱家自打入了禁宫,这做男人的本钱可就没了,但只要看到那群平日高高在上的官员贵胄们在屠刀之下哀嚎,咱家就会觉得舒坦,就会觉得兴奋不已!”

    “罢了罢了,这等一人之下的权势,这等可以横行天下的威风,也只有跟着皇爷才能得到!皇爷既然想破而后立,咱家就替皇爷当好这把剪除旧枝的剪刀好了,就看皇爷他老人家对魏公公的态度,以后也不会亏了咱家,哼哼,好啊,竟然又有人惦记着谋害皇爷了,好,好,好得很,咱家就替皇爷,给尔等也来个断子绝孙好了……”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