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第151章 埋伏

第151章 埋伏

    “父帅,已经过了时辰,莽古尔泰这个匹夫是不是不来了?”

    伏在草丛里的吴三桂头上顶着一个大大的枯草环,压低了声音问向了身旁的父亲。

    吴襄略伸了伸脖子向远处看了看,见对面的山间小路上还是没什么动静,看了一眼儿子低声说道:“放心吧,锦衣卫密探的消息,一准错不了!”

    自打被祖大寿关了起来,本就生性好斗的吴三桂没两天便按捺不住心性,本想拉上祖大弼一起跑,可倔脾气的祖二爷就认死理儿,说什么也不肯就这么偷偷摸摸的跑了。

    无奈之下,吴三桂也只好暂时忍了,可趁着一次送饭的机会,祖泽溥兴高采烈地跟祖大弼和吴三桂把皇帝率军赢得大捷,阵斩十万鞑子的消息一说出来,这间小小的柴房便再也关不住他吴二公子。

    在苦苦哀求了表兄一番后,祖泽溥无奈之下只好趁着自己夜里当值的机会,叫一个亲信书僮扮成吴三桂的模样,又连夜叫自己的两个随奉护着吴二少爷堕城而下,按照自己所知的吴襄军大概方向就寻了过来。

    说起来这吴三桂还真有几分运气,一主二仆在黑夜里既要躲着南门外的女真人,又要小心翼翼的分辨方位,结果好巧不巧的就绕到了一处明军埋伏下的暗哨处。

    这伙明军斥候本想一刀砍了这三个来历不明的可疑人,但领头的斥候小旗借着微弱的月色仔细分辨了好一阵,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位一上来就揍趴自己两个弟兄的少年郎他都很像自家偷跑出去的二少爷。

    又看了看自己这边的斥候身上的女真兵号衣,这名小旗也是暗道侥幸,心知两伙人都是误会了对方身份,可保险起见,小旗官也只是命人将三人赶紧押回吴襄的驻地,也并没给三个人松开绑绳。

    等到了明军大营,得了斥候营禀报的吴襄立刻叫大儿子吴三凤出来辨认,一路上早就发觉事情不对的吴三桂也立马认出了自家大哥,顿感逃出生天的吴二公子立刻就搂着哥哥又哭又笑起来。

    而吴三桂却被父亲狠狠斥责了一番,等听儿子讲述完随着祖大弼偷袭黄台吉的中军,又斩将刈旗而归后,吴襄和吴三凤皆是连倒侥幸。

    又听吴三桂一脸气愤地说起祖大寿对他和祖大弼的处置,吴襄却又直接陷入了沉思之中。

    想了大概半个时辰,吴襄也大概能够猜到自己大舅子的想法,于是长叹一声,摸着吴三桂的头顶说道:“长伯,此事你舅舅做得没错,换做为父,为父亦会如此行事!”

    “汝想必也该知道,陛下亲率大军在汎河城、辽河大破老奴,阵斩十万,筑京观五座的消息了!”

    “但尔等不知道的是,陛下的大军还将沈阳到开原一带几乎都屠戮一空,现在天子的声威跟赫赫武功已经足以震慑辽左,祖家跟吴家也必须作出选择和改变。”

    听完父亲的话,吴三凤和吴三桂齐齐陷入了沉思,过了良久,看着两个儿子,吴襄哈哈大笑两声,上前一步搂住吴三桂的脖子朗声道:“罢了罢了,汝舅父的眼光为父还是信任的,你小子既入了他的法眼,此战过后,便依着他的心思去做就是,眼下,你们弟兄两个还是应随为父再立下一些功劳才是……”

    就在昨夜,吴襄军中的一队巡哨在巡营时被营外突然射进的两支羽箭所惊,大张旗鼓地搜了半天,却连半个人影都没找到,气得吴三凤狠狠教训了一番负责夜巡的几队总旗。

    当吴襄得信赶到后,看到的也只有光秃秃的两支箭杆,接过两支羽箭仔细看了看,吴襄却是发现了其中关碍,赶忙命吴三凤拿好两支羽箭,又召集起营内众将,就急匆匆地返回了大帐。

    当着两个儿子的面拔出箭头,吴襄又从中磕出了两个小纸卷,小心翼翼地铺开后,便仔细辨认起了上面密密麻麻的小字。

    这是两封明信,并没有加上明军现在惯用的保密手法,由此可见,发信人在急切间必是没有时间来编写密信,又只能冒险以这种方式向吴襄投递情报。

    仔细看了看,吴襄的虎目逐渐亮了起来,嘴角也勾起了一抹笑意。

    看到父亲的反应,吴三凤兄弟俩互相对视一眼,年轻的吴三桂抢先问道:“爹爹,这份东西来历不明,上面说的事情还有待查证,现在就聚集众将,是不是太过唐突。”

    吴襄并不答话,伸手按住箭羽尾部,示意两个儿子仔细来看,只见两个细小而精致的暗记没了箭翎的遮盖,直接呈现在了兄弟二人的面前。

    嘿嘿一笑,吴襄对两个儿子说道:“看到没,这是锦衣卫密探的暗记,只有锦衣卫镇抚使以上的武职才能知道全部的暗记种类,而这个记号,还是战前孙阁老告诉为父的,阁老他老人家说了,只要看到这个记号,所传情报便不会有误……”

    等到诸将齐聚,吴襄又命亲兵将中军大帐里三层外三层地守了一个严实,这才指着桌案上的一幅地图说道:“现在得到确切情报,明日,莽古尔泰这个匹夫会沿着这条路突袭松山堡,话老子就不多说了,右屯卫那一下子,尔等也都看在眼里,那是何等的大功也不用老子再说。”

    “现在,既然他三贝勒主动送上门来,咱爷们也就不要客气,他莽古尔泰可是女真四大贝勒,论起分量,怎么也能顶上右屯卫那五个杂牌货,是英雄是狗熊,都给老子拉出来溜溜,是一战封侯还是看着送上门的富贵溜走,尔等都是精明人,老子就说这些。”

    看着图上吴襄指出的埋伏地,一名参将瞪着牛眼看了半晌,憨笑了两声说,“帅爷找的这个地方不错,只要他莽古尔泰敢来,咱们爷们只需掐死东西两个口子,他三贝勒要是不生立马出翅膀,那是绝不可能逃出去的。”

    旁边的另一个偏将捋了捋山羊胡,又眯起三角眼,阴恻恻地应和道:“没错,这处山谷乃是前往松山的必经之路,谷内地势狭窄,咱爷们在此设伏,只需困住了鞑子,儿郎们在居高临一冲……”

    桀桀阴笑两声,这个看起来就十分阴险的偏将继续说道:“他三贝勒就是三头六臂,也得叫弟兄们给剁成一个光杆!”

    随着一阵微风顺着账帘吹进了进来,摇曳的烛光映到了每个明军将领的脸上,众人的眼神也逐渐灼热起来,少数几个因极度的兴奋竟呼哧呼哧地喘起了粗气。

    封侯啊!

    哪朝哪代的武将不想觅得一个马上封侯?哪个武将不想搏取一个封妻荫子?

    李广为啥五六十岁还把脑袋别到裤腰带上去跟匈奴拼命?还不是想在死前拼上一个侯爵出来!

    要是换做以前,这些辽东军的兵头可能还提不起太大兴致,但前有朝廷施行军功爵制在先,后有皇帝以帑银补足欠饷,现在又有祖家兄弟立下泼天大功,莫说是这些辽东军的领兵将领,就是普通士卒都有“阵斩贝勒头,加官封地又赐侯”的说法。

    诸事议定,吴襄也就不再犹豫,连夜拔营起寨,尽起兵马,早早的就埋伏在了这片山谷之中。

    而一向消极怠工的莽古尔泰虽然在代善苦苦规劝下接受了黄台吉命他领兵突袭松山的军令,但素来狂妄自大,压根不把明军放在眼里的三贝勒还是慢慢悠悠地领着正蓝旗先把沿途能找到的村寨都抢上了一遍。在他三贝勒看来,这松山由他亲自领兵来攻,那还不是手到擒来、轻而易举的事儿么。

    “哈哈哈!好,告诉儿郎们,把抢到的女人挑出三个上等的,拿下了松山,本贝勒要好好出出火气!”

    骑在马上的莽古尔泰很是兴奋,看着麾下士卒驱赶着十几个女子,多日没沾女人的三贝勒顿时就觉得小腹下面燃起了一团火来;身边一众亲卫和奴才们听到主子如此说,也都把目光投向了那群女子,然后都露出了一个猥琐的笑容。

    看着手下人的表情,莽古尔泰又不满地说道:“他妈的,此番倒也邪性,这些蛮子百姓都他娘的飞走了不成,小的们费尽心思才从山沟沟里刨出这么几个货色出来,要不是憋得久了,本贝勒又怎会看上这几块料!”

    又想了一下,莽古尔泰对身旁一个戈什哈说道:“罢了!看尔等的样子也是憋的厉害,等拿下了松山,剩下的就交给你们了!”

    就在莽古尔泰跟身边人议论着男女之事时,两骑侦骑自对面飞马赶至,“报……禀贝勒爷,前方五里便是萝卜沟,前锋营已经派出侦骑入谷查探!”

    根本未加思索,莽古尔泰把手一摆,毫不在意的说道:"无妨,明狗都在大凌河后面去找他黄台吉的晦气,咱爷们这里又能有几个人来……"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