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第112章 序幕拉开

第112章 序幕拉开

    就在硕托因攻下平壤城而显得志得意满之时,沉寂多日的朱由校则正在大营内接见着一位身份“特殊”的客人。

    “甘老先生,听永贞说,你的家族不仅将生意做遍了漠北,与极西的罗刹人也有着许多生意上的往来?”

    朱由校端坐在一张蒙着虎皮的宽大粗木椅上,正面带微笑地向着座下一名老者问道。

    “不敢欺瞒上将军,老朽家族在草原各个王帐倒是都有那么几位熟人;只是与罗刹那边,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毕竟他们的战马虽然耐力不足,但冲击力却是完胜草原马匹,两家互补之下,小老儿才好从中取利。”

    座位下,一名身披裘皮,脸上沟壑尽显的老者正垂着一对鹰头眼,很是小心恭敬地施礼答道。

    这人名叫甘辉,祖上是庄浪卫军户出身;其曾祖那代起,全族便被蒙古掳掠至草原为奴。数经辗转,不愿继续给蒙古人做奴隶的甘家族人凭借着西北汉子自带的那股坚韧和狠辣,开始在这草原上做起了亦商亦盗的走私营生。

    经数代积累,到了甘辉这一代,他与族兄甘荣一文一武,将家族的走私生意做遍了整个草原;就连曾经不可一世的晋商八大家,只要货物想经甘家控制的路线进行转运,也会在事先乖乖地奉上一份孝心。

    可树大招风,甘家在草原的财富和权势引起了林丹汗的觊觎;在察哈尔部以清剿草原马匪名义搞了几次有针对性的突袭后,甘家这个在别人看起来很是唬人的庞然大物在绝对的强权和实力面前被打击得七零八落。

    甘辉的族兄甘荣,也在与察哈尔部的战斗中重伤死去;而一直节制着甘家全部武力的甘荣一死,甘家也彻底失去了本族内最强有力的靠山。

    最后,还是甘辉舍弃掉大部分的财产,这才保下余下的族人不至尽灭;又倚仗着兄弟二人以往对伯彦台吉有着救命大恩,甘家便投靠到了伯彦的部族中,也顺势在大宁城中定居下来。

    而甘辉的心里却始终都没有忘记杀兄大仇,对察哈尔部更是仇恨万分;可自己已经散尽家财,原本依附在甘家周围的马贼团伙更是纷纷自立;寄人篱下之下,他又能拿林丹汗怎样?

    可就在几个月前,草原上突然冒出了一股实力强大的阴暗势力,这股势力不但以暴力和血腥的手段收服了十几支纵横草原多年的马匪,更是一举垄断了大明到草原、女真的全部贸易线路。

    对草原局势异常敏锐的甘辉发现,这股新晋崛起在草原上的势力不仅掌控着令人无法想象巨额的财富,其麾下的武力更是恐怖到了极点;几个与甘家有着联系的马贼团伙刚刚拒绝了他们的邀约,第二天这几个团伙的大小头目便被人悄无声息地在睡梦中夺去了性命。

    为了自保,也为了能够复兴甘家和报了杀兄血仇,甘辉不顾家人的劝阻,以七十高龄单人独骑地来到哈喇慎部与内官监搭上了线。

    李永贞在得知甘家的现任家主来投后,亲自在内官监控制的一个哈喇慎部落里接见了甘辉。

    而甘辉在见到李永贞后,瞬间便明白了这位阴鸷的中年人所代表的到底是哪方势力;这也简单,只因太监无论从声音还是相貌上都太好相认;放眼整个天下,能得到这群阉人效忠的,也只有在北京城的那位大明天子了。

    于是,甘辉几乎没带一丝犹豫就投到了李永贞的麾下,也正是依靠着甘家对草原各个势力的了解和对走私线路的熟悉;内官监才得以在短时间内牢牢控制住了草原大部分的商贸路线。

    朱由校可没想到,李永贞所收买的大宁城商贾居然是这么一条大鱼。

    而甘辉的心里却是明镜一般,这个能叫李永贞都唯唯诺诺的“上将军”,只怕就是自己那位顶头上司口中的真正“大老板”了。

    他此时的整颗心都是火热的,族兄的血仇,甘家的复兴,只要自己能搭上眼前这位年轻人的战车,这一切才有可能真正地变成现实。

    “既然如此,朕……额,本将想请老先生帮一个忙,不知道甘老先生愿不愿意?”

    朱由校沉着声音,一脸正色的问向了甘辉。

    “愿意,老朽自是愿意!”

    自觉地忽略掉那个字眼,甘辉可不敢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拒绝;至于是什么事,先应下了之后再说就是。

    “好!那就有劳甘老先生了!”

    与身侧的李永贞交换了一下眼神,朱由校继续说道:“事情的具体细节,李总管自会交代,本将军中事务繁忙,就不多留老先生了!”

    甘辉连忙施礼,口中更是连称不敢,在一名侍卫的保护下,转身去了偏帐。

    对于这位老狐狸加曾经叱咤草原上的枭雄,朱由校还是决定把他交给阴损的李永贞去调教;自己能见他一面,对草莽出身的甘辉来说已经是莫大的信任与恩宠,若是再亲自授予他任务,倒会显得自己这边过于倚重于他,更难保方正化和李永贞是否会生出一些别样的心思出来。

    等到大帐内没了外人,朱由校伸出巴掌拍了两下,两个浑身漆黑的黑衣人就这么悄无声息的从大帐深处的阴影里缓缓走了出来。

    “暗中盯住这个甘老头,一旦他敢泄露出朕的行踪,立刻格杀!”

    两个黑衣人躬身领命,又将身形悄无声息地隐遁进了黑暗。

    那个“朕”字,其实是朱由校故意说出来的,无非就是想向甘辉进一步的确定下自己的身份,之所以这样做,是要看看他在得知这等天大的机密后,是严守秘密继续为大明卖命,还是直接出卖自己来换取利益。

    这倒不是朱由校阴险,实在是他没有那么多功夫来跟甘辉磨牙,这人能用便用,如果不行,那就亮出燕山寇的旗号,强行拿下大宁就是。

    过了一会,方正化撩开帐帘轻轻地走了进来,“皇爷,西厂的崽子们已经准备妥当,李公公那边交代完,他们就能出发了!”

    点了点头,朱由校对秘营杀手在这次对外战争中的表现还是十分满意的,尤其是方正化,这个老太监简直是天生的特种战高手,不但能审时度势地依据战场环境做出应对,该出手时更是毫不拖泥带水。

    就在朱由校与方正化商量着下一步的行动细节时,金大自帐外急匆匆地闯了进来,一只脚刚迈进帐内,觉得不妥的他又把脚缩了回去,站在帐门口施了个军礼道:“皇爷,有紧急军情!”

    无奈地看了一眼自己的这位贴身大保镖,朱由校招手让他进来答话。

    接过军报,朱由校仔细的看了半晌,又计算了一下日子,对方正化说道:“方卿,宣各营将领到大帐议事。”

    不多时,以马祥麟、张之吉为首的军中将领鱼贯而入,给众人都赐下座位,朱由校正色说道:“诸位,据孙师和沈阳方面传回的情报,黄台吉的大军已在三天前西渡辽河,按日期和咱们掌握的建虏行军路线算,其前锋应该已经抵达广宁旧边。”

    “另据情报显示,建虏此番八旗精锐尽出,以德格类、济尔哈朗、岳讬、萨哈廉、豪格率护军精骑一万为前队,以两万绵甲军携带云梯等攻城器械为后队;三万中军则由黄台吉统领,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尽归其节制,算上一些助战的蒙古骑兵,其总兵力足有七万。”

    “至于宁锦一线,孙师的辽东军团有战兵六万,其中锦州两万,宁远一万五千,大凌河城一万五千;剩下的两万关宁军,由赵率教和纪用统领驻防于山海关。”

    “另外,满桂的两万人马已经开拔,随时可以分援各地。”

    向众将介绍完情况,朱由校扫视了一圈,还好,帐内的每名将领的脸上都没表现出怯战或者慌乱的神色;相反的,如黑名孝和猛如虎等人,还表现得很是兴奋,皆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陛下,以现在的形势看,反倒是咱们这边有些迟缓了。”马祥麟向上拱了拱手,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自打攻下了青城,这草原上的风雪就刮的一天比一天邪乎,虽然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大军的行踪隐秘,可在这种极端天气条件下实在是无法展开任何的军事行动。

    这也就是曹变蛟等人出发的早,只要耽搁上一天,估计也会跟大军一起被困在这里;也就没法子去给奥巴台吉找乐子了。

    咳嗽了两声,朱由校敲了敲桌面说道:“瑞征所言不错,咱们的进度确实是慢了;为今之计,咱们有两条路走,一是原定计划不变,拿下大宁,然后集全军之力沿纳里特河向东,突袭女真人的养息牧场和都尔鼻区域,进而威逼沈阳。”

    “第二条,便是放弃大宁,趁喀喇沁部群龙无首之际,将东面喀喇沁部彻底打残,然后立刻让出整个地方给察哈尔部;再以营州河谷地带为中心南下,与建虏会战于宁锦城下。”

    “当然,这只是朕的初步想法,大家还有什么主意,咱们君臣都可拿出来议上一议。”

    众人围坐在地图前看了许久,站在最后的猛如虎向前一步说道:“陛下,以末将来看,咱们还是应该拿下大宁……”

    见众人都看着自己,这位面相有些憨厚的蒙古汉子挠了挠头,颇有点不好意思地继续说道:“这个……这个大家知道,俺本就是蒙古人,对草原上的门道还是知道一些的。”

    “要论实力,察哈尔有八部鄂托克,实力应当是最为强悍;可实际上,林丹汗能够指挥得动的也就他只有察哈尔本部和阿喇克绰特部,其他的如奈曼、敖汉等部与其不和久矣。”

    “而咱们这次一旦打残了喀喇沁部,林丹汗肯定会趁机占领这里,也能叫他替大明在此挡住建虏。”

    “可这坏处嘛,就是这么折腾了一大圈,咱大明在草原上还是没有稳定的据点;而这大宁城和青城可是太祖爷那时候就建起来的,只要咱们控制住了这两个地方,建虏和草原上的那点勾当就逃不过大明的眼睛。”

    “占了这片地方,驻扎在这里的兵马还能跟辽东和蓟镇遥相呼应,那才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局面。”

    “更何况,只要在大宁和青城的兵马在左翼各部间打出大明的威风,能公平公正地调解和处理好草原各部的矛盾,大明就能恢复在草原上的威望和影响;如此一来,咱那商队的买卖,也能好做一些嘛!”

    最后一句话一出口,帐内众人都哄堂大笑起来;就连朱由校也是颇有些忍俊不禁。

    而猛如虎之所以会把军国大事扯到生意上,这还是朱由校临时想出来犒赏三军的一个主意;用他对李永贞等人说的:“将士们豁出性命给尔等打下了一个安稳的环境做生意,你们也该讲讲良心,拿出一些分红来赏给将士们才是。”

    所以静塞军的将士们都知道,现在立下军功不但有赏银和土地,内官监还能有一笔分红来赏给自己。

    虽然这笔分红钱的多少还得看当年内官监的具体利润,但这种做法却实打实的把将士们的利益和皇家官营的买卖给捆绑到了一起。

    当然,为了确保这项制度的长久性,朱由校还是规定了分红时限和大小功劳的具体配额;不然都分了下去,早晚他小朱皇帝可就连口汤都没得喝了。

    敲了敲桌面,叫众人安静下来,朱由校继续说到:“如虎将军的意见大家都听到了,朕和他的看法相差不大,大家可还有其他看法!”

    众人左看右看了一圈,这皇帝都赞同原定计划,那咱们就接茬干好了,左右行与不行的还有皇帝老子兜着。

    一众将领里,张之极对草原上的利益分配并不感冒,马祥麟家族的核心利益都在西南,跟着皇帝更多的是为了捞取军功;猛如虎虽是蒙古人,但一直揣着一颗大明的心,自然是希望大明能把城池修遍草原那才叫好。

    至于黑明孝,他倒是十分期待大明能够占据大宁和青城,因为陛下说了,这两座城池那可是要分别交给他们父子镇守的;只要他父子二人能在这草原上替陛下站稳脚跟,起码这守土拓边的功劳还是不会少的。

    既然定下了主要方略,下一步就是拿下大宁城的具体计划,虽然有甘辉这个内应,但必要的备选方案和一些突发情况的应急准备还是要做的。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