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第31章 卢象升

第31章 卢象升

    自沈瑜从京师锦衣卫中悄无声息地消失后,这些天朱由校倒是过起了度假般的日子。

    每天除了在方正化指点下开始练习拳脚,便是听听锦衣卫跟东厂汇报各自的工作进展,小日子就别提多美了。

    京师厂卫内部清理进展的很快,这几日魏忠贤和田尔耕呈上来的密奏朱由校都是亲自查看。

    对其中厂卫欺压百姓,侵占民产等事朱由校直接选择了无视,就像他对一众阉党骨干说的:“天启六年前事,朕可不咎,其后复有,朕必不恕!”

    得了自家皇爷的承诺,又加上有大笔收入分红的大饼,厂卫众人对皇帝除了感激那就是感激。

    而厂卫上下自得了皇命可以公然收取商户管理费后,上至指挥使下到各小旗力士,一个个皆是干劲儿十足。

    尤其是当魏忠贤拿着天子驾贴干翻了几十家与朝臣勋戚有挂靠的商户后,各商家全部老老实实的交起了“治费”。

    虽然御史台的奏章已经攒起了厚厚的一沓,但明显拿这玩意当起废纸的朱由校根本不予理会,只是告诉两个特务头子先把这些上书的御史言官挨着个儿的仔细查上一遍再说。

    而其中事关厂卫内部与朝臣、各地方官勾结的密奏,朱由校则看得很是仔细。

    还好,起码这厂卫还不算烂得太透,毕竟现在的厂卫头子都是皇帝的忠犬,下边人也算尽心皇事。

    但其中与朝臣勾结的人也是不少,当看到朱由校阴笑着在这些人名上画了个红圈后,很是了解自家皇爷意图魏忠贤跟田尔耕直接将这些人在心里直接判了死刑。

    最叫朱由校感兴趣的,还属一套由许显纯亲自整理成册的密奏。

    田尔耕现在还记得皇帝看完那本厚厚的密奏后眼中那抹摄人的厉色与嘴角上挂起的一丝冷笑,虽说这天气已经很是暖和,但当时田尔耕的体内还是泛起了阵阵寒意。

    …………

    这日清晨,刚打了一套拳的朱由校在方正化奇怪的目光中又绕着寝宫大殿跑了五圈,这才气喘吁吁接过小宦官递上来的毛巾擦了把脸,笑着对方正化说道:“今后这内宫中官、宫女,每日里也要如朕这般跑上个十圈。”

    见方正化一脸错愕,朱由校佯怒道:“尽管去做,敢有偷懒的,就给朕打折了腿。放心,年深日久之下,尔等便知其中好处!”

    见方正化领了皇命,站在一旁伺候的几个小宫女互相对视了一下,却是满脸的苦涩。

    神清气爽的朱由校用过了早餐,便听到各宫之中响起了集合哨声。

    这哨子正是自己前两天无聊时依照原本天启皇帝的木匠手艺,再加上自己对后世体育用哨的记忆捣鼓出来的。

    本意是为了日后在军营中cao演使用,可拿到第一个成品后方正化说或可先用于内宫二十四衙门聚敛人手,朱由校也就由他去做。

    这不,刚吩咐完各宫中官、宫女要跑圈,于是这哨子也就派上了用场。

    对看着一众大小太监、宫女们跑圈没什么兴趣的朱由校则是关起门来看起上书,自己上辈子对明末这段历史也就知道个大概,所以利用时间恶补一番还是很有必要的。

    而此时的宫外,两手捧着圣旨的卢象升正跟在一个小黄门身后向着乾清宫走去,当看到一群群宫女、中官各自挽起衣裤,在各房领班太监带领下正围着宫墙跑圈时,卢象升的心中不由得泛起了一丝异样。

    “人言今上行事多妄,由此观之,所言不虚矣!今无论陛下所召何事,吾自当力劝天子万勿再行此等荒唐之事。”

    心里有事,卢象升的脚步便不由得加快几分,几次都差点撞到前面引路的小黄门。

    刚一到乾清宫殿外,卢象升便听得殿内传来一阵大笑。

    “哈哈哈!建斗至,朕无忧矣。”笑声过后,卢象升便看到身着黑衣剑袖的朱由校自殿内快步向门外迎来。

    眼见于此,卢象升赶忙双手捧起圣旨,躬身拜道:“臣,大名道卢象升,奉旨觐见,微臣恭请圣安……”

    朱由校不理会卢象升的施礼,只是接过圣旨,又很是随意的递给了跟在身后的方正化。便一手拉过卢象升的手腕说道:“建斗来的正好,朕这几日刚好寻得一套火器阵法,快来与朕一同参详才是。”

    卢象升被皇帝紧紧攥住了手腕,一时间他这挣脱也不是,不挣脱又觉得有失体统,左右纠结间也只好身体僵硬地随着皇帝的脚步走进了殿内。

    只见宫室中央摆放着一张大大的圆桌,上面七零八落的摆放着许多纸张和一些稀奇古怪的零部件,而其中最大、最醒目的一张纸正平铺在正中,其上勾勾画画出许多好似军阵般的图形。

    来到桌前,朱由校的面色却是一转,正色问向卢象升:“建斗当告朕,吾大明之军,较之建虏、蒙古之军优势何在,劣势何在!”

    卢象升闻言,赶忙收起初见之时的惊愕神色,略一拱手答到:“陛下容禀,以臣观之,吾大明之军较之建虏、蒙古,其优有二,其劣却有四……”

    微抬起头,见皇帝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卢象升深吸一口气继续说到:“一优者,吾大明军,皆备火器,且勒用经年,每事,则火器发,声震十里,敌闻之变。”

    “二优者,坚城为盾,敌虏至,则如坚城护民,贼每登,非死人数十皆难寸进。”

    “大明劣之一者,大明诸军,擅骑者寡,然虏虽十岁孩儿亦善骑射,战阵之间虽吾军胜,而不可聚而歼,故敌更聚易也。”

    “其劣二,虏之军,最擅远袭,每遇坚城,若下,则破城劫掠,不下,则围而不攻,又分一军远掠他地,是故我军常疲之。”

    “其劣三,如昔年戚帅所言,北军御敌,惟快枪一,人执一件,而成造本拙,工尤粗恶,身短体薄,腹中斜曲,口面大小不定,不堪击敌。而铅子又不知合口之度,什物不具,装放不得,徒为虚器。故虽敌畏火,而火具又不足以下之,惟支吾不见敌面耳。”

    “其劣四,建虏甲具虽少,然其骁骑亲卫所备之精,尤在大明上,每接战,精骑当先所至,器不能伤,伤之不重,一部为虏所溃,则众皆溃,久下,诸军畏战如虎,虽间得小胜,然于大体无补。”

    越说越激动的卢象升此时早已将规劝皇帝的事儿忘到了脑后,直接向天子行了跪拜大礼朗声说到:“臣,卢象升,冒死进言,今吾大明诸卫所军多糜烂不堪,其将不知兵,兵不识将,官者侵夺屯田,隐占为业,其余官舍,彼此效尤,用强霸耕,不纳子粒,往往均摊于诸卫,或捐月粮扣补,或变家产包赔。”

    “富豪者种无粮之地,贫弱者输无地之粮,贫穷军户无田可耕,加之强派入府为奴,有不堪者便做逃户。”

    “各卫则以污滥之人充军,cao演徒为具文,以致垛集之兵不熟战阵,不尊号令,临战先怯,接敌即溃,如此以往,则我大明追亡逐北之师不复有矣!”

    言罢,卢象升竟伏地痛哭不已。

    听了卢象升的一番话,朱由校也不由得长叹一声,伸手拉起了卢象升说:“爱卿之言,当真振聋发聩,今请卿来,便是邀卿为吾大明再练出一支铁血雄师;就在前几日,朕已命英国公总领五军都督府,整肃京营,核查各营侵占军屯事,想来不日便有结果。”

    吩咐方正化搬来两把椅子,待卢象升坐下后,朱由校继续说到:“朕本欲将武宗时所设‘豹房’作为爱卿编练新军之所,然这几日想来,这新军欲想速成,除去一应保障充足外,还应于战阵之上多加锤炼。”

    “爱卿可先于京师诸卫挑选精干士卒若干,亦可于爱卿治下大名府招募勇士从军,两厢之下预计可得士卒万人。”

    “待编成,卿可先于西苑整编,成军后即可进驻宣府。”

    “平日除编练士卒,cao演战阵外,亦可以战代练;朕许卿临机专断之权,是入北地劫掠,还是御敌于城下,此皆由卿定。”

    “且监军太监亦不可干卿军事,且今后吾大明各监军太监,亦不会干扰军务,仅为鼓励士气、宣化训令、保障士卒后备之用。爱卿以为如何?”

    卢象升闻言当真是大喜!先不说皇帝委派自己编练、统帅新军和就任宣府之事,就说这统军大将有临机专断之权,且不受监军太监辖制这一条,便可知皇帝对自己的信任,更可见当今天子圣明。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陛下如此信任微臣,臣无以为报,惟鞠躬尽瘁矣!”

    卢象升这一拜,当真是发自肺腑。

    “哎!建斗无需如此,国事维艰,吾等君臣尚需共同努力。建斗来看,朕这几日苦思下得一火器阵法,只是此乃闭门造车之物,有何缺陷,还请建斗指点一二。”

    随着朱由校一指,卢象升的目光又转到桌面的图纸之上。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