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第23章 干臣

第23章 干臣

    翌日,睡到自然醒的朱由校觉得心情还是美滋滋的。

    这穿越过来后,一切的事情都很顺利嘛!

    眼下,魏忠贤正满京城去找人鉴别珍宝库的金石字画,想来不久也能有一笔能支应一阵子的钱来。

    而西厂、百查司、秘营的事也得等银子到位了才能正八经的开始张罗起来,现在只是方正化在小打小闹,林继也忙活的土豆种植之事更是需要银子来填坑。

    只要有钱、有粮,下一步也就不愁有兵。

    再过两天,卢象升这个牛人也该到了,编练新军的事就该提上日程。

    啧啧,都是需要银子哟!

    吃罢了早饭,舒服的伸了个懒腰,接过了瑞香递过的手巾擦了擦嘴巴,朱由校笑呵呵的问到:“瑞香啊!你跟瑞雪在这边住的可还习惯?咦?对了,瑞雪那个丫头又去哪儿了?朕怎么没看见她啊?”

    本应前天就该搬来伺候皇帝的两姐妹,却因为清理内cao的事被困在了坤宁宫。

    之后又因为内宫出了走水的事,出于安全考虑,张皇后暂时也没有放两姐妹过来。

    直到昨晚见宫内已经平静,两姐妹得了皇后懿旨这才搬了过来,瑞香今天也早早的起来侍驾了。

    见皇爷问话,瑞香赶忙施礼答到:“回皇爷的话儿,婢子得侍天子,乃是婢子的荣幸,乾清宫这边的姐妹公公们对婢子跟小雪都很好,只是小雪这丫头惦记皇后娘娘,今早刚起,便吵着要见娘娘,婢子拗不过她,便禀了方公公,叫她去坤宁宫给娘娘请安去了。”

    “喔!”了一声,朱由校摸了摸鼻尖,这是他后世的一个习惯,每当尴尬之时便会不由自主的摸一下鼻尖。

    “唉!他娘的,这都叫什么事儿啊!天启这个小皇帝的媳妇儿还真是不少,现在就有皇后张氏,皇贵妃范氏,良妃王氏,成妃李氏,荣妃任氏。”

    “这些后妃之中除了王良妃未曾生育过,其余均给天启皇帝诞下过皇嗣,可都因为各种原因早夭了。其中最为可惜的则是在今年五月死于天启大爆炸中被追封为献怀太子的皇三子朱慈炅。

    通过融合天启皇帝的记忆,朱由校得出来一个结论,那就是天启小皇帝的生育能力肯定是没有问题。

    而这些皇子、公主们的过早夭折,除了现在医疗条件有限和可能存在的阴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后妃入宫之时年纪太小。

    就拿皇后张嫣来说,入宫之时年仅十五岁,以后世的医学理论看,在这个年龄段怀孕生子那可是属于高危妊娠,再加上不排除阴谋论的可能,所以这朱由校的子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皇家的一块心病。

    叹了口气,朱由校继续说道:“罢了罢了,瑞雪能有这般孝心,朕该赏她才是。”

    看了一眼桌上自己未动的几碟点心,朱由校笑了一下对方正化使了个眼色;方正化会意,赶忙找来几个食盒装好。

    朱由校这才对着瑞香说:“呶!你也看到了,这可不是朕吃剩的御宴,而是朕叫方公公从御膳房取来赏给你们姐妹的!”

    瑞香也得拿这位皇爷无奈,只能千恩万谢后领下了赏赐。

    看着没什么事儿干,朱由校又开启了神游天外的模式。

    “这虽说好好的敲打了魏忠贤,又提拔了方正化跟林继给自己卖命。可老子手里能放心用的人即便算上施鳯来、田尔耕跟许显纯满打满算也就这么几个。过阵子方正化还需组建西厂,也没什么功夫留在自己身边。钱上的问题暂时还能支撑一阵子,可这人该去哪里找啊?”揉了揉脑袋,朱由校的头又疼了起来。

    忽然,又一个人名在自己的脑海里蹦了出来。

    “我x,孙传庭啊!怎么把他忘了?”

    对对!历史上镇压民乱最得力的一个是他,另一个就是后来投了建虏的洪承畴。

    这洪承畴由于立场不坚定,还得多观察观察,可他老孙是大明的铁杆儿,这个人必须得用起来啊!

    又敲了敲脑袋,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孙传庭现居何职,朱由校赶忙吩咐方正化道:“去,给朕把百官名册取来,越详细的越好!”

    翻了半天,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孙传庭的名字。

    朱由校这才发现,牛逼闪闪的孙传庭此时不过三十多岁,官职不过县令,而且还早就辞职不干了。

    想了一下自己要重用的卢象升现在也不过二十多岁,任大名道才几个月,朱由校也就释然了。

    “嘿嘿!年轻好啊!起码比那些浸yin官场久了的老油条们要好调理,既然卢象升来了,那你老孙也别给朕闲着。”

    想及于此,朱由校吩咐方正化道:“拟旨,即刻差人于代州振武卫传旨,宣原永城县令孙传庭入宫觐见,旨到即行!”

    想了一下,又问向方正化:“你的手下,可还有忠诚可靠办事稳妥之人?朕有大用。”

    方正化思量了一下说到:“启奏皇爷,原兵仗局大档头李凤翔、档头高时明均是奴婢亲自调教出来的。此二人忠心可嘉,又兼一身的好武艺,可堪一用!”

    点了点头朱由校说到:“高时明的品级低了些,更何况这整肃内cao、组建西厂之事还需他替卿代劳。”

    “这样吧,擢李凤翔为西厂大掌班,正四品,授天子金令,代朕镇巡延绥、宁夏和甘肃三边。”

    “专司探查三边之地藩王、官吏、豪强不法事,整理成册即可;无天子驾贴,不可擅行缉拿。”

    “另,擢高时明为西厂掌班,从四品,职司禁卫内宫,整肃西厂,密查京师各勋戚大臣、京畿豪强不法事,整理成册,无天子驾贴,不可擅行缉拿。”

    过了小半个时辰,方正化将拟好的圣旨交给皇帝过目,见没什么问题,朱由校满意的说到:“嗯!就照着这个发下去吧!把李凤翔叫来,朕还有些事要亲自交待于他!”

    又等了一会儿,正在调理内cao兵的李凤翔跟着方正化急匆匆来到了乾清宫。

    谢过了皇帝提携之恩后,李凤翔就这么规规矩矩的跪着等候皇帝发话。

    看着李凤翔规矩的模样,朱由校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很好,你很懂规矩,这样就好,只懂规矩的人,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组织了一下语言,朱由校对李凤翔说到:“三边之地,其俗淳朴而人教滞,多质朴而少文,习射尚勇,性直好斗,如有不平,乃敢争奋。”

    “是故,朕欲遣干臣整饬三边,于民间择勇者自成一军。尔等此去,勿干其施政事,然其地若有官绅勋戚行害民之举,尔等即整理罪证,从其处落即可。”

    李凤翔叩头领命,朱由校又吩咐到:“卿此去,朕与一密诏,尔等当于各衙门及民间遍寻能人异士供朝廷驱使。其若从命,可带至御前考较。其不从命,尔等可密处之。此事万勿扰民即可,尔可记下?”

    李凤翔赶忙领命道:“奴婢此去,定不负皇爷重托。”

    挥了挥手,朱由校继续说道:“等朕派遣之臣到了,尔等随他同去即可。这几日,就先把人手备齐便是!”

    李凤翔走后,朱由校靠在椅背上想着:“嘿嘿!民变,民变也得有能人带着你们乱才是,把有能耐的人先笼络一批上来,再叫孙传庭好好整饬一下三边吏治,最好能搞死几个不开眼的弄他一批钱粮上来。”

    “这样一来就算是天灾到了,起码也能赈济一二。再把后世公审大会那一套法子用上,也好叫百姓们看看,都是这帮贪腐的臣子背着皇帝做下了天怒人怨的损事,皇帝以前也是被他们所蒙蔽,现在皇帝可是派下钦差抄他们的家来赈济百姓,皇帝可是时刻都想着大明万民的好皇帝……”

    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